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秒杀王峰耳机!竞争对手索尼MDR-Z7封闭式耳机的对比评测

时间:2024-05-22 18:56:36 科技赋能

1。

前言 笔者已经忘记自己是什么时候进入HIFI圈的了。

只记得第一块像样的耳机是高一的时候砍H的。

一发不可收拾,KHD、KHD、KHD三兄弟的监控相继开启。

造成混乱的原因是我先买了KHD。

我不喜欢它,买了二手的KHD。

我还是不喜欢它,所以我买了二手的KHD。

最后我意识到监控不适合我,所以我买了二手的大发XB。

这个产品已经陪伴我很长时间了。

我从高二就开始用它,刚刚被Z7取代。

大发从播放器到耳机整个系列都非常重视低音,XB系列就是代表。

舞曲耳机的定位意味着她并不能胜任所有风格的音乐,所以她又买了。

事实上,购买Z7是一个意外。

原本想在双十一做点DT之类的事情,没想到在易迅购物的时候突然看到了这一幕。

我找不到截图。

简单的描述就是,有优惠券。

当时没啥感觉,但是玩了另一款游戏之后,突然觉得这个价格好像很划算。

在淘宝上查了同款后,我决定在易迅上自慰!快三点的时候,我给色情恶魔张阿姨自慰,她看到后开始在评论区感叹自己不买账。

心里暗自高兴。

在我的记忆中,应该是美亚bug价之后的最低价格,当年美亚终于断单了。

凌晨三点下单,下午五点送到海淀区,由京东配送。

对了,这次京东的价格还是一样。

易迅是在背后捅京东一刀吗?忽略电影学院“狭小的”宿舍和室友凌乱的床。

洗完澡,我下楼去取快递。

整个拆箱过程都是用单反相机完成的,室友们都惊呆了。

拆箱开始,警告更多图片。

2、开箱及外观评测 盒子很厚重。

正面以黑白为主。

MDR-Z7的侧视图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左上角是SONY信仰标志,左下角是Sony Hi-Res Audio LOGO,代表MDR。

-Z7也是索尼高解析音频产品中的一员。

背面是耳机的多语言介绍。

包装盒整体设计简洁大方。

保修卡贴在盒子的正上方。

扫描官网二维码即可注册延长一年保修。

在盒子里。

拉动上部手柄即可拉出整个盒子。

阻尼比较大,不会轻易滑出。

拔出来后,正面有一个大大的信仰符号。

和我一起喊:索尼干得好!完全拆箱。

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耳机序列号。

每台Z7都有对应的唯一序列号,凸显了MDR-Z7的尊贵地位。

MDR-Z7采用可更换线材设计,方便发烧友更换线材,实现不同的听感。

音频线位于左侧??盖板下方。

提供3米长OFC(英文“Oxygen Free Copper”的缩写,意为“无氧铜”)材质3.5MM线和2米长OFC材质平衡连接线。

这两条线路都没有设计麦克风或线路控制。

接头采用聚乙烯泡沫保护。

配有 3.5MM 至 6.35MM 连接器。

这也说明了Z7的定位并不是街头使用或者是直接在手机上推广(别搞笑了!)。

3.5MM音频接口特写。

做了相应的屏蔽和防护处理。

平衡连接口特写,红色和银色对应耳机线入口处的颜色。

分离器特写。

上面印有耳机型号。

线材采用垂直条纹设计,防止缠结。

MDR-Z7巨大的腔体由金属制成,从外面不易看出,但摸起来确实感觉冰凉。

索尼在金属腔体上喷涂了黑色油漆。

表面感觉像哑光,但有稍大的颗粒。

这种喷漆用在耳机上比较少见,但有点像单反表面的涂层。

左右两侧均设有电缆入口。

电缆入口采用流线型设计,一体成型。

电缆入口处有螺纹设计,起到加固和抗干扰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螺纹设计在耳机线入口的外侧,而不是某些厂家的内侧,这使得发烧友可以更方便地连接自己已有的其他线材,不会因为耳机线的问题而无法连接。

电线没有螺纹。

虽然定位为封闭式耳机,但 MDR-Z7 的下部设计有调音开口。

官方的说法如下图所示。

简单的说。

该端口可以调节低频的量和厚度。

70MM发声单元特写。

耳罩采用人造皮革材质,与头带内侧材质相同,非常柔软隔音,佩戴起来非常舒适。

黑科技出现。

MDR-Z7使用的振膜被称为“镀铝液晶聚合物振膜”,据称可以实现更精确的定位并减少失真。

头带外侧采用真牛皮,手感好,无异味(废话)。

头带内侧采用人造革材质,两侧可调节头带长度。

调节部分采用轻质但坚固的镁铝合金材料制成。

标有1到10的刻度,调节时有明显的台阶感。

唯一的缺点是台阶之间的阻尼不足,过于平滑。

准确调整需要一定的时间。

的耐心。

镁合金内部通过不同颜色的字体进行区分。

右侧标有耳机型号,左侧标有产地和耳机的专属序列号。

与索尼其他高端产品一样,MDR-Z7在日本生产,保证了优良的做工。

主轴特写。

金属材质,坚固可靠。

它旋转起来非常顺畅。

开箱到此结束,简单说一下整体外观。

Z7之所以一直没有强烈的需求,是因为其相对低调的外观。

笔者比较喜欢花哨的,比如一开始发的XB,还有几天就到的Axent Wear猫耳耳机,已经等了一年多了。

如下所示。

我先发通知,两天到货我就写订单。

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说实话,一开始我对Z7的外观并没有留下太深刻的印象,即使在拆箱之后也是如此。

但随着这几天审判的进展,笔者渐渐喜欢上了她。

没有具体的原因,也说不出自己喜欢什么。

大概就像爱上一个人一样。

如果你能说出原因,你就可以退出。

也许Z7的外观和它的振膜一样,都是慢热的。

理性来说,Z7看起来非常不错。

低调中带着一丝奢华。

70MM的空腔直接导致耳罩尺寸骤然增大。

耳罩约占成人手部面积的70%。

戴在头上也非常时尚。

特别适合想要秀脸的女生。

扣上之后,耳罩的大部分脸都不见了。

如果让我给Z7的外观打分的话,我会给它8.5分(满分10分)。

Z7的风格是大家都能接受的,没有任何压力。

偏向中性或者商务风格,这很符合索尼对于这款产品的目标群体的定位。

笔者本人对此非常满意。

  3。

简评佩戴舒适度 对于一款中高端耳机来说,佩戴舒适度往往比外观重要得多。

在这一点上,MDR-Z7延续了索尼的优秀传统,佩戴舒适。

笔者佩戴了近十个小时,没有任何疲劳感。

这一切都归功于索尼对Z7人体工学的执着。

官网介绍页面花费了大量篇幅介绍舒适功能,包括3D切割耳垫和内倾头带。

就这几天的试用而言,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一点。

与之前使用的索尼XB相比,后者采用了入耳式设计,记忆海绵耳垫提供了非常舒适的佩戴体验,但连续佩戴三到四个小时后耳朵仍然会感到疼痛。

这种情况在Z7上根本不会出现。

佩戴时,Z7不会有夹子的感觉,也不会滑落。

巨大的耳罩将整个耳朵完全包裹起来,非常舒适,不会对耳朵造成任何压力。

同时,全封闭的耳罩也提供了良好的隔音效果,起到一定的被动降噪作用。

舒适度评分为9分。

MDR-Z7的高品质设计和扎实的用料保证了SONY一贯优秀的佩戴体验得以延续。

即使长时间佩戴也不会出现不适感。

唯一的缺点是,当我尝试躺着的时候,还是遇到了和其他耳机一样的情况:整个耳机直接滑到了枕头上,而且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才能保证可以重新佩戴。

舒适的角度,适合躺在床上聆听。

4、听感的简单点评写在上面:听感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

在写这篇评测之前,我也看了很多前辈写的Z7评测文章。

其中,有很多关于聆听体验的针锋相对的介绍。

就低频而言,一篇看起来很专业的文章称Z7的低频“有力且快”,而另一篇文章则称Z7的低频“弱且滞后”。

因此,我在此仅写下个人意见,不作为购买指导或评测内容,也请各界专家点评。

前端:Alienware 17&Xperia Z2 不好笑。

我宿舍里没有条件买胆机和运放,也不想被迫去买一些便宜的USBDAC。

最重要的是我没有足够的资金去烧一台单反。

作为一个学生群体,我实在是烧不起HIFI了,所以前端和运放我就不投入了。

投资。

不过最近想给Z7配备PHA-3平衡器,也希望各界专家能给我一些建议。

就平台而言,我只能对音质做一个极其简单的评价。

1KHz时70Ω、70MM的振膜注定了没有手机能推得好Z7,而C4这样的国砖在某些人眼里可能也只能推百分之几。

如果你想把Z7的威力发挥到最大,那肯定就是升级了。

我个人的意见是从PHA-3开始。

没有前端,但是听感还是要写的。

到货那天,拍完照片、拆箱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戴上听了。

Z2直推+网易云音乐,播放《Interstellar(星际穿越)》原声带。

作者最喜欢第一集的第二首歌《Cornfiled Chase》。

对应的情节就是影片开头库珀在玉米地里开车追赶印度军用无人机的时候。

我想大家都印象深刻。

它可以看作是一首有一定编曲的交响曲,并不是所有耳机都能应付的。

我不知道我是否打开了脑放大器,但一开始我觉得以前的耳机都是垃圾,只有Z7才是我的真爱。

笔者晚上聚餐,听了不到两分钟就离开了,思考了一夜。

再一听,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

我用的是Alienware 17+Foobar,播放的是我很早以前收集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原声带,24bit/0Hz FLAC资源。

再听的时候,感觉很普通,脑子大概已经离线了。

我以为是电脑的原因,结果换了手机后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我心中的激动转为平静。

既然没有前端,那我们就来说说推力不足带来的几个问题。

比较常见的是,当低频比较强的时候,中频和高频会突然感觉很遥远。

这也是我这两天推荐Z7手机时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

解决办法就是把它放起来,增加输出功率。

另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推XB时,手机音量调到80%时会很大,而现在推Z7时,音量刚刚好。

这几天的使用,感觉Z7的强项还是中低频。

看来高频一直是索尼的重点。

人声干净透彻,这也是与XB不同的一点。

同时,当推力不足时,即使低频很强,人声也不会受到抑制。

他对大型交响乐的驾驭能力很强,能够确定每个乐器的距离甚至高度。

相信玩过之后会有质的飞跃。

音质评分为7.8分。

这是上传之前的分数。

不得不说,直接推广的效果比笔者想象的要好很多。

举起+平衡推后会有一个跳跃。

这是肯定的,也是值得期待的。

  5。

总体评价,不得不承认,我下单的时候,抱着不满意就卖二手的心态。

但用了这么多天,这个想法早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总的来说,SONY MDR-Z7是一款各方面都很优秀的耳机。

考虑到品牌溢价,在万元价位段内颇具竞争力。

当然,从价格上来说,确实比袁氏王峰耳机要高很多。

不过,相比AKG粗犷的外观和森海塞尔的调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SONY却为大众消费者提供了类似万金油的产品。

手机直接推出时没有什么不好的声音,发布后会有质的飞跃。

它既考虑到了大众消费者,也考虑到了发烧友,还不包括众多等待充值信仰的粉丝。

Z7是一款前置耳机。

可以说,你前端的品质就是Z7的品质。

这是索尼的一个非常好的举措。

如果你买Z7,你一定会买PHA-3。

在Z7之前,SONY一直缺乏一款能够打开市场的旗舰耳机。

Z7的出现正好填补了meta层面的空缺。

不过,Z7不会成为单打独斗的玩家。

我认为SONY应该复制ZX1和ZX2的模式,及时推出元级大耳,投入长期被其他品牌主导的高端耳机市场。

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