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首次亮相。
美元起售价是带动智能穿戴设备“高端”市场的契机?原本想顺势而为的国内智能穿戴设备厂商现在却“欲哭无泪”——国产智能手环已经不盈利了。
一个盛,一个衰,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差? 国内外产品的差距:国外产品价格上千,而国内产品最低价格仅39元。
号称全球首款全自动识别智能手环,第一代国产品牌bong售价39元。
不过,根据其官网公布的信息,将于10月上市的二代售价仅99元,包邮!搜索淘宝,有很多款式的智能手环。
大家熟知的Haloband智能手环售价仅39元,山水H1蓝牙智能手环售价99元,创胜通智能手环售价89元……类似的低价国产智能手环也有售。
淘宝。
发现了很多。
线下价格怎么样?从不少智能设备卖家看来,拿到的国产智能手环价格与网上价格基本一致,价格大多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与Jawbone等动辄上千元的国外大品牌相比,国产智能手环确实便宜。
智能手环绝不是只有小厂商在争夺。
小米这个互联网公司的“大牌”,耐不住寂寞。
7月,发布首款可穿戴智能设备小米手环,售价79元。
业内人士表示,小米手环的低廉价格足以“杀死”国内大多数小型智能手环厂商。
国产手环以低价竞争,但国外同类设备却是另一番景象。
在9月5日开幕的德国柏林IFA消费电子展上,索尼、华硕等智??能终端巨头都发布了自家的智能手环,价格均在千元以上。
价格低的原因:功能简单、相似,消费者认为无用。
为什么国产手环只以低价竞争?在太升南路电子产品市场,我随机挑选了10款国产品牌手环进行对比,发现大部分主要功能仍然是闹钟震动、基于手机GPS的智能定位、基于手机的运动和睡眠监测。
重力传感器。
这些对于智能手机用户来说非常无用。
成都市民李涵的一款国产智能手环使用半个月后就扔掉了。
“没有什么特殊用途,而且佩戴起来比较麻烦。
”在她看来,运动监测等功能也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来实现,“佩戴智能手环似乎是多余的。
”“说到国产智能手环的销量,大多数卖家也承认不好卖!”从事智能设备批发业务的经销商徐昌平告诉记者,目前国产智能手环技术含量较低,消费者不愿意买单。
时尚的外观设计一开始可能是一个很好的卖点,但时间长了就不行了,毕竟作为一款智能设备,外观是卖点,但长远来看。
使用还是要看强大的功能。
”一位智能手环方案设计师透露,自小米手环发布以来,目前国内市场80%的小厂商都处于亏损状态,有的厂商甚至积累了四到五家的库存。
百万智能手环。
未来出路:抢占细分市场,从硬件转向软件。
如今智能手环的境遇,让人想起当年山寨手机所走过的道路。
在成都,已经介入手环市场的咕咚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沉波总裁表示,要想摆脱同质化困境,必须加大后端软件开发力度,扩大手环功能研发,实现差异化竞争。
具体来说,实力有限的小厂家一定不能只定制一些产品。
流行的智能手环功能需求可以根据自身优势进行细分市场,针对老人、儿童、孕妇等部分人群定制手环功能。
咕咚智能手环专注于上班族,建立了粉丝生态系统。
数量已突破10000台,目前每月出货量超过20000台。
咕咚也将投入数亿元专注于可穿戴设备后端软件的开发,并且在后端软件开发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成绩。
很浪费钱,动不动就要投入数百万元,而且需要不断投入研发资金。
沉波认为,小厂商可以选择与软件公司合作,专注于硬件生产,也可以选择去二线城市,甚至三四线城市。
发展。
“行业迟早会被洗牌,如果你活不下去,就会被市场淘汰,这是一条铁律。
”沉波表示,仅靠可穿戴智能设备这个噱头,想要生存下去并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