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以其特殊的净化功能深受消费者青睐,尤其是在室外空气质量较差的冬季过去几年。
它一度成为被抢购的产品,几乎每个客厅都有空气净化器。
不过,这种畅销局面从去年开始发生改变,业界对空气净化器行业的讨论也从大有可为的局面变成了前景堪忧!从热到冷——取决于天气?在经历了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空气净化器市场正在放缓。
AVC全渠道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空气净化器线上市场零售额20.3亿元,同比下降38.3%,线下销售额3.1亿元,同比下降同比减少。
42.6%。
今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放缓的预警。
今年四季度,北京空气净化器销量同比下降57.6%,全国市场同比下降24.9%。
这与前几年空气净化器市场的繁荣形成鲜明对比。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空气净化器销售市场从2018年的1万台增长到2015年的1万台,增幅为2%,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84%。
而仅今年12月16日至20日,北京重度雾霾污染红色预警期间,仅京东就售出了11万台空气净化器,同比增长超过3%,人气达到它的顶峰。
对于空气净化器产品的销售情况,“去年冬天各个品牌的空气净化器销量都不错,但今年普遍表现不佳。
”这是各地经销商最直观的感受。
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空气质量的改善。
2017年,包括北京在内的整个京津冀地区加强了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北京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北京PM2.5年平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重污染天数减少16天去年同期;河北省公布的数据还显示,该省PM2.5年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较上年的7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减少43微克/立方米,下降39.8%。
随着全国多地空气质量好转,曾经火爆的空气净化器市场进入了“寒冬”。
业界达成的“空气净化器的生存更多取决于天气”的共识似乎正在成为定论。
依靠上帝获取食物——一个错误的命题!空气净化器真的要依赖天气吗?如果没有良好的外部环境,这个品类是否很难实现二次复兴?笔者认为,答案肯定不是这样的。
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今年上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出现断崖式下滑。
不过,AVC数据也反映出,随着5月份后净化器线上市场促销频繁,线上线下接触触底,市场跌幅收窄,企业库存压力减轻。
预计下半年净化器市场降幅将进一步收窄,部分月份将出现正增长。
这意味着空气净化市场仍有回旋余地实现增长。
改变这一状况的转折点是空气净化产品从单纯改善室外空气质量转向健康的室内空气净化。
具体功能是除雾霾,即PM2.5的监测提高了除醛、杀菌等功能,特别是除甲醛。
目前,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也意识到除雾霾以外功能的重要性。
从今年开始,除雾霾以外的主打空气净化产品层出不穷。
2019年3月8日,上海AWE,家电行业领先品牌A.O.史密斯发布甲醛净化器和甲醛新风净化器两款新品,为消费者提供两套室内甲醛净化解决方案。
这两款新品能够精准显示室内甲醛浓度,有效去除甲醛,净化效果看得见。
他们旨在以更有效的除甲醛技术解决方案引领甲醛净化器行业的升级。
6月,来自德国的知名空气净化器Ricken推出了除甲醛新品产品V9。
这款新品积累了经验和消费者意见,对过滤系统和冷触媒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净化效果数倍提升,尤其在甲醛净化核心技术上,独树一帜。
7月22日,首款区块链共享产品小林链共享空气净化器正式上线。
定位为公共场所洁净空气提供商,是诚创汇科技基于广泛实践,在国内空气净化器行业率先采用的。
以绿色环保为主导的“森林设计”,可净化高达99.9%的甲醛,净化高达99.9%的颗粒物。
……下半年,各家企业也积极开始准备新产品计划。
除甲醛、杀菌、跨界产品等都是他们正在尝试的方向。
其实,对于一款实用的空气净化器,除了基本的空气净化功能外,手机智能控制、空气质量检测指示、运行噪音分贝等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空气净化器不再只是单一的除雾霾产品,而更像是一个多功能的科技小玩意。
“靠天吃饭”将成为伪命题!是时候撕掉“视天气而定”的标签了。
下半年,空气净化器市场销量将开始回暖,个别月份甚至会出现增长。
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型,公众、行业甚至企业自身都意识到,空气净化器市场已经不可能再仅仅依靠天气来决定生存。
因此,空气净化器市场是时候撕掉“看天气”的标签了。
是时候证明人们不能再仅仅依靠天气来判断市场的发展了。
首先,消费者关注点发生转移,空气净化器有了新用途。
目前,消费者对室内空气质量防治的意识正在迅速增强,对空气净化的需求也越来越精细,不再仅仅用于去除PM2.5、防治雾霾。
数据显示,下半年,空气净化器消费者对净化器去除PM2.5能力的关注度有所下降。
截至三季度末,人们对PM2.5去除的关注度已降至24%。
2%,而重点去除甲醛超过PM2.5,达到39.6%。
从谈论“雾霾”变色到谈论“醛”变色,也说明了消费者对空气净化器产品功能关注点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肉眼可见的室外空气污染,即以PM2.5为代表的固体污染物,只是污染源的一部分。
室内空气污染物中的气态污染物,如家用产品散发出的甲醛、氨等有毒气体,以及动物毛发、花粉等也需要空气净化器,这给空气净化器产品提供了新的用武之地。
其次,空气净化器企业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专注于去除 PM2.5 已成为过去。
更加多元化的功能视角是关键。
不仅消费者认知发生了变化,空气净化器企业在新产品功能的开发上不再只注重除雾霾技术的特效,而是以更加多元化的思维升级空气净化器产品。
具有外观设计、APP控制、强大的除甲醛、杀菌、烟雾净化等功能的净化器开始格外引人注目。
比如上半年最受关注的空气净化器——飞利浦中高端AC/00,就搭载了Vitashield IPS微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如甲醛、VOC、二手烟,改善家居环境。
带来更洁净的空气。
为了打破“要看天气”的局面,空气净化器企业希望对产品进行转型升级,从产品细节和用户体验出发寻找新的突破方向,并正在为此而不懈努力。
最后,行业对空气净化器品类的定位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局限于除雾霾电器,还可以与艺术结合,融入家居环境,逐渐成为品质家居不可或缺的电器。
当前,中国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富裕起来,手里的钱也越来越多。
他们的生活条件已经不再满足于温饱。
他们不需要过多考虑家电的价格,而是开始追求更高的品质。
这样看来,购买家电时更看重质量,这群人一般被定义为“中产阶级”。
高品质、智能化的空气净化器产品将成为中产家庭的新技术宠儿,成为彰显生活方式的重要单品。
可以说,空气净化器产品正在成为推动家居品质更新升级的重要力量。
它与艺术的结合更能引起这一类消费群体的高度关注。
空气净化产品变身为具有艺术气质的科技潮流引领者,能够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艺术融入产品,产品用来展示艺术,接受度飙升,行业的产品定位也在发生彻底的改变。
消费者观念的变化、企业积极升级、行业定位转变等因素,决定了空气净化器开始撕掉“靠天”的固有标签,更加多元化、高品质的词语可以被放置在空气净化器的市场中。
空气净化器市场。
而未来,即使没有“老天爷的庇佑”,孔敬依然是一定会崛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