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迭代

硅片跌幅罕见

时间:2024-02-25 20:59:16 科技迭代

近期,一直坚挺的硅片价格持续下跌。

硅晶圆是台积电、英特尔、三星、联电等晶圆厂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材料。

它们是观察半导体繁荣动态的关键指标。

特别是现货价格比合约价格更接近当前市场状况,能够更及时地反映市场动态。

去年11月开始的硅材料和硅片价格下跌似乎已经失控。

如此大幅、快速的下跌超出了市场的预期。

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吗?有什么影响? 01.怎么跌的? SEMI近期报告称,2022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和收入将创下新纪录。

2022年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增长3.9%至147.13亿平方英寸(MSI),同期晶圆收入增长9.5%至138亿美元。

去年MSI的总出货量为14,713台,而2021年的出货量为14,165台,因为硅晶圆支撑了对半导体设备的强劲需求。

8英寸和12英寸晶圆的消费量均有所增加,部分原因是汽车、工业和物联网领域以及5G建设。

晶圆收入达到 138.31 亿美元,超过了 2021 年创下的纪录。

SEMI SMG 董事长兼 Okmetic 首席执行官 Anna-Riikka Vuorikari-Antikainen 表示:“尽管全球宏观经济担忧加剧,但硅晶圆行业仍在持续增长。

过去10年中有9年硅片出货量都在增长,这表明了硅片在至关重要的半导体行业中的核心作用。

”但一直保持在高位的硅片价格最近出现了下跌的迹象。

据媒体报道硅晶圆现货价格近期开始三年多来首次下跌,主要涉及6英寸、8英寸、12英寸,韩国芯片制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正计划采购较小数量的硅片用于芯片生产的晶圆数量超出原计划,据说这一计划早在上季度就已讨论,目前晶圆主要供应商有五家,分别是日本的信越和Sumco、台湾的环球晶圆(Global Wafers)、德国的世创电子(Siltronic)和韩国的晶圆厂。

SK Siltron,在疫情最严重的两年里,这些晶圆供应紧张,芯片制造商供不应求,这种情况在全球经济开始衰退的2022年依然持续。

这是因为硅晶圆是后端产业,消费市场的影响来得晚于前端产业。

去年第三季度,当芯片制造商首次报告利润下降时,晶圆公司的利润却出现增长。

芯片制造商正在寻求比平时更多地减少购买的晶圆数量。

消息人士称,晶圆供应协议通常是长期的,这通常会限制芯片制造商调整采购数量,但三星和 SK 海力士已要求进一步削减。

硅晶圆制造商 Sumco 表示,汽车和工业用途客户的需求依然强劲,但疲软的智能手机市场可能会在 2023 年产生较低的晶圆订单,然后在 2024 年恢复。

Sumco 首席执行官 Mayuki Hashimoto 表示:“最近正在进行的库存调整导致了对存储芯片制造业的沉重打击可能会持续数月。

”硅晶圆价格下跌的原因是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下游客户库存过多。

有硅晶圆厂商表示,早在2022年第四季度,客户产能利用率就已大幅下降。

现在客户持有的库存过高,需要去库存。

一些代工企业持有的硅晶圆库存多达五六个月,这“太多了”。

当然,他们不会想买更多,甚至不会讨价还价。

2022年第一季度,半导体产业链硅晶圆依然供不应求。

当时,全球第三大半导体晶圆厂环球晶甚至表示,其2022年至2024年的远期产能已售罄。

国际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预测,2022年全球硅片出货量将达到近1.47亿平方英寸的历史新高。

但当时间来到2022年第四季度时,由于终端产品需求持续疲软硅晶圆现货价格的下跌是连锁反应的结果。

据了解,目前需求最疲软的6英寸硅片,本季度现货价格跌幅最大,跌幅约为个位数。

8英寸硅片均价变化不大。

12英寸硅片现货价格相对稳定,但业内人士表示,客户已要求降价,正在紧张谈判中。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硅业分析师陈家辉表示,“硅片价格大幅下滑的根本原因是硅材料降价。

”硅业分会数据显示,12月第三周硅片价格出现熔断式下跌。

此外,硅片龙头TCL中环、隆基绿能也持续下调硅片价格。

由于硅片领域大量新玩家涌入和新增产能,去年年底曾出现行业价格战担忧。

但受硅料价格持续上涨影响,今年大部分时间客观条件并不支持这一点。

硅片价格下跌;随着近期硅材料供应量的增加以及硅片库存的增长,硅片降价是必然的。

02、价格下跌影响 2月8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数据显示,本周硅价继续上涨,涨幅在11%左右。

自1月18日以来,硅价已连续四周上涨。

但从全年来看,硅料整体仍供大于求,全年下滑趋势并未改变。

当然,单晶硅片降价最先受益的还是下游光伏电池。

硅片成本约占光伏电池成本的50%,而电池片约占组件成本的65%。

降价会形成传导力,自上而下传导,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

最终受益者将是光伏电池、发电站和其他应用。

如果当前硅片降价是硅料减产带来的联动效应,那么下游组件毛利有望提升,盈利能力有望恢复。

2022年第二季度,隆基绿能硅片业务毛利率约为21%,而一季度为24%。

下降原因是二季度硅材料价格进一步上涨;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12%,为12%。

由于上游硅材料和硅片价格上涨,季度下滑约6个百分点。

TCL Central也面临同样的困境。

2022年上半年硅片和组件毛利率分别为18.37%和7.69%,同比下降3.09个百分点和4.83个百分点。

也受到上游硅料价格持续上涨的影响。

从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来看,门槛最高的是多晶硅、电池、长晶、组件。

均衡状态下,合理利润率的顺序大致按此顺序分布。

前一阶段对于电池及零部件企业来说是困难时期。

随着上游降价,最困难的阶段已经过去,电池及零部件企业的利润将进入上升通道。

中信建投研究报告显示,硅料供应将日益过剩。

预计2023年硅材料总产量约为145万吨,对应可生产组件超过550GW。

到年底,硅材料总产能将达到248万吨,对应组件产量1000GW。

左、右,明显超出需求,硅料价格逐年下降的趋势没有改变。

一季度硅料价格或将企稳,随后随着硅料供应更加充裕,继续呈现下跌趋势。

硅产业分会表示,硅料市场价格仍将根据终端实际安装进度、产业链各环节产能进度、开工率调整、开工程度等因素进行波动。

库存消化。

预计今年二、三季度产业链各环节供应将出现波动。

供不应求的情况会相对更加突出。

业内人士表示,硅片降价将重构整个产业链的价值逻辑。

新型硅材料产能持续释放,上游环节竞争程度日趋激烈。

硅片环节仍处于价格快速下跌过程中。

假设硅片的下跌对应硅材料价格的下降,目前的硅材料价格水平可能暂时难以回补。

然而,在当前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快速变化的情况下,上游企业也在寻找和探索新的业务合作模式,寻求相互依赖、绑定的合作关系。

另外,价格战即将爆发,对组件端的影响会比较大。

硅料和硅片价格的持续下跌将推动行业利润回归合理分配水平。

第三方机构PV InfoLink 12月21日分析指出,在硅材料供应规模稳步提升的背景下,上游环节正在经历市场变化,硅片材料需求快速萎缩。

12月份以来,上游环节的竞争程度愈加激烈。

硅片价格快速下跌。

价格蜂拥而至之后,价格战又开始了。

假设硅片的下跌对应硅材料价格的下降,那么目前的硅材料价格水平可能难以维持。

覆盖。

PV InfoLink认为,即使在硅片价格大幅快速下跌的市场环境下,当前硅片板块仍面临库存异常高、需求不足导致产量被迫下降的困境。

晶圆代工也可能会爆发价格战。

三星上季度芯片业务利润下降了90%以上,但其与台积电竞争的晶圆制造业务上季度和去年都创下了历史新高。

去年利润也有所增长,反映出先进工艺产能的扩大,客户和应用领域也更加分散。

不过,三星承认,本季度将无法逃脱产业库存调整的压力,这将导致代工业务的产能利用率开始下降。

业界担心三星可能会推出降价策略抢订单,这对台积电、联电等台湾厂商不利。

业内人士分析,近期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普遍下降。

联华电子的产能利用率已从之前的满负荷情况下降至70%左右。

据悉,部分厂家生产线产能利用率仅为50%。

不过,台积电和联电都坚守价格。

台积电今年已将价格提高了 6%,而联华电子预计本季度产品平均价格 (ASP) 将持平。

在目前终端需求不佳、晶圆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如果三星降价抢订单,将面临面临巨大库存压力、不愿支付更多制造费用的IC设计公司和集成器件(IDM)工厂成本。

这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三星不仅可以填补产能缺口,还有助于提高市场份额。

三星并未提供其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和报价动态的相关数据。

其仅透露,行业库存调整导致其晶圆代工业务产能利用率开始下降。

不过,它仍然预计下半年汽车和高速计算的需求将会增加。

为了复苏,我们将利用第二代3纳米工艺的产品竞争力来赢得新客户,并建立了先进的封装团队来支持代工业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