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OFweek 2016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成功举办

时间:2024-05-22 11:39:36 科技赋能

经历了前年的沉寂蛰伏、年中的浪潮崛起、年中的极致火爆,这一年的智能硬件行业发展正在依然汹涌澎湃。

特别是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渗透,资金的不断注入,产业链日趋成熟,智能硬件产品发展的关键节点和应用瓶颈相继得到解决。

虚拟现实(VR)、无人机、智能手机等。

汽车、智能家居、智能医疗等细分领域增长迅速。

相关数据预计,2020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万元,同比增长25%。

随着智能硬件在产品、模式、技术上不断突破,未来将释放更多机会和可能性,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不过,2017年智能硬件的发展逐渐趋于理性,并发生了一些变化。

最明显的就是可穿戴设备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普及度下行压力。

此外,智能硬件在产品开发上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和痛点,在技术演进上如何突破硬件创新的束缚,在服务和应用场景上如何实现差异化,在平台建设上如何统一标准,都是这些问题的核心问题。

其他事宜。

成为业界密切关注的话题。

在此背景下,由OFweek中国高科技产业门户网站与NEPCON China联合举办的“OFweek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巡回活动继今年4月26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后,于8月31日在深圳成功举办。

来自Oldmund、Spotcat、Avnet、Intertek、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知名企业高管、行业精英、行业分析师与数百名智能硬件从业者及相关人士齐聚一堂,聚焦“智能硬件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和“智能硬件硬件行业创新技术与应用》深入剖析了智能硬件行业相关厂商目前最关心的问题,包括VR、智能家居等热点领域,以及云计算、大数据、低功耗等领域。

- 强大的蓝牙和智能设备检测和身份验证等流行技术探索智能硬件行业的成功。

现场盛况(一) 现场盛况(二)   虚拟现实有多“真实”?下一个出口在哪里? 20世纪90年代一度流行的虚拟现实(VR)技术在不经意间陨落,近年来又重生。

尤其是2018年,从上游芯片、传感器厂商,到中间设备厂商,再到下游内容、服务商,大家都对此热情不减。

VR已成为激活智能硬件产业的金钥匙。

那么,虚拟现实行业的繁荣是否只是一种幻象,是否会重蹈20年前的覆辙呢?国内外VR的市场前景和产业机会如何,企业将如何布局?未来,VR市场还有多少市场空间?下一个出口在哪里?对此,OFweek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晨在会上对“虚拟现实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他指出,VR在经历了概念萌芽期、产品原型研发期、产品更新迭代期后,2018年后将进入产品形成爆发期。

Oculus、索尼、三星、HTC、暴风魔镜、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乐视、小米、华为等国内外科技巨头都在VR领域发力。

虚拟现实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

对比国内外VR厂商的布局,李晨指出,在国内,初创公司主要以发展壮大为主,大公司逐渐加入或投资收购,而国外则以几大科技巨头为主。

力量,而小型企业团队主要开发内容。

主。

OFweek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李晨 据OFweek产业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每年全球VR/AR产业市场规模将从20亿美元增长至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4.6%。

中国VR市场预计同比增长0.7%,市场规模达到60.9亿元。

此后将保持快速增长,每年达到9亿元。

对于VR行业的机遇,李晨分析指出,游戏、旅游、地产等领域的应用将充满“金矿”。

  大数据、云计算助力传统企业智能化转型。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信息技术领域的又一次颠覆性变革。

为智能硬件的互联互通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支撑。

随着“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传统企业也意识到互联网时代充满机遇,开始积极拥抱互联网,尝试智能化转型。

那么,传统企业转型过程中会经历哪些“阵痛”、面临哪些挑战?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将在传统企业转型中发挥什么作用?深圳欧德蒙特科技创始人明中兴博士在会上探讨了“传统企业在智能化过程中的转型路径”。

“2017年,‘互联网+’被写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这意味着‘互联网+’正式纳入顶层设计,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

”传统企业正面临市场饱和、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面临着降低成本、提升销量的挑战,亟待拥抱互联网+,加速智能化转型。

2018年互联网智慧企业数量增长45%,其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传统企业转型而来。

艾默、红豆、°、乔丹、雷诺、斯沃琪等传统企业也在转型。

明中兴博士在会上表示。

深圳欧德梦科技创始人明中兴博士,那么如何才能实现互联网+呢?明中兴博士指出,必须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为支撑,融入平等、开放、协作、共享的互联网思维,才能借助互联网获得竞争优势。

+ 技术和理念。

随后,明博士重点讲解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以及如何落地,并介绍了互联网大数据在企业中的应用。

以及互联网如何帮助企业实现降低成本、增加销量的价值。

针对缺乏经验、没有技术团队、开发成本太高、周期太长、有产品却没有运营等问题,作为互联网+的“赋能者”,来自奥德蒙的明中兴博士认为,传统企业的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采取渐进的改变。

互联网企业必须发挥各自优势,与传统企业合作,实现互联网+服务体系、互联网+产品解决方案、互联网+技术体系。

帮助传统企业快速实现智能化转型。

如何保证家庭的第一级安全?作为智能硬件行业的核心应用领域,众多厂商不遗余力地在智能家居领域拓展版图,寻求新的增长点。

但目前,智能家居硬件如何落地,如何给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如何“补一孔”满足市场的迫切需求,仍然是智能家居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管章政重点围绕智能家居安全,详细讲解了联网智能门锁的开发和应用,这是保障物联网家庭安全的第一步。

“智能家居产业在欧美市场方兴未艾,在中国市场也将价值数万亿。

水平尺度。

然而,中国智能家居市场十多年来一直未能爆发。

存在营销方向不明确、产品不足、追求大而全的功能等问题。

”张峥在会上强调:“对此,我们要选择典型产品先实现智能化,实现产品之间的持续联动,带动智能化程度不够的产品演进。

最后,整个房子将被系统地布局——将每一个产品集成到一个系统中。

每个产品无缝连接,最终实现真正的全屋智能家居。

家的基础是安全。

没有安全,就没有舒适。

目前,智能门锁在京东等电商平台的销量不断上升,这个市场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

经历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我们最终将进入万物互联的信息时代。

“斑点猫创始合伙人、CMO首席营销官张峥,在智能硬件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核心技术?智能硬件已经成为ICT领域新的发展热点。

从产品应用到服务,创新空间巨大,开源硬件、互联网开放平台、低功耗蓝牙(BLE)等技术推动智能硬件创新活跃,安富利高级应用工程师李小龙在本次大会上发表主题演讲。

伴随着蓝牙4.0规范的出现,蓝牙低功耗技术(BLE)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一种低能耗、低成本的绿色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具有极低的待机和运行功耗。

BLE设备只有一颗按钮那么小,可以连续工作数年,适合低功耗设计,可以减少显示器、键盘等的接入电缆,并且可以轻松连接到云端并共享。

大数据。

基于以上优点,BLE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零售行业。

广泛应用于汽车、医疗健康、可穿戴设备等领域。

李小龙还重点讲解了BLE的系统结构和网络拓扑,分析了协议栈核心层各层的具体功能和实现机制,并分享了最新的BLE解决方案。

安富利高级应用工程师李小龙如何保证智能硬件的性能和安全?据IDC预计,受全球物联网影响的下游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超过1亿个系统/设备连接到互联网。

,同时使用互联网的用户总数已达到44亿。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新产品的研发,智能硬件行业“鱼龙混杂”。

除了硬件系统性能、电气特性、功能特性等设计需要关注之外,安全性、互操作性和耐用性的测试和认证标准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Intertek(深圳市天翔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MC部门经理李光华在会上分享《物联网与智能家居产品的检测认证》他引用了。

麦肯锡报告分析了物联网的市场规模。

全球物联网预计渗透的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今年前将达到全球经济份额的11%左右,与城市管理、制造、家政、汽车驾驶、能源环保等密切相关保护。

物流交通、工作办公、消费结算、个人健康等重要领域结合起来,形成了规模超千亿的九大细分市场。

但智能家居市场也面临着与同类产品相比智能化不足、价格低廉等问题。

它尚未成为生活必需品,无法在同一平台上兼容和使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

Intertek(深圳市天翔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EMC部门经理李光华重点讲解了物联网和智能家居设备的分类,以及各类产品需要遵守的基本产品标准要求,以及物联网和智能设备使用的标准。

最新的无线技术(如蓝牙、WiFi、zigbee等)及其测试认证要求也强调了物联网和智能设备应用的风险和隐患,以及相应的信息安全标准要求。

至此,“OFweek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深圳站)取得圆满成功,有力推动了智能硬件产业的发展。

万物智能互联时代刚刚来临,未来信息爆炸将更加剧烈。

我们期待更多的机会和可能性。

更多会议相关信息,请关注稍后会后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