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暴风科技是在做虚拟现实来炒作A股概念。
有人问我是否不敢放弃现有的所有暴风科技(去做虚拟现实)?我对自己的回答是肯定的。
“这是不久前暴风科技CEO冯鑫(微博)在暴风魔镜发布会上说的。
但不可否认的是,虚拟现实领域在国内二级市场迅速爆发。
尤其是发布会第二天虚拟现实板块整体上涨超9%,近20只概念股涨停 “A股开始炒作虚拟现实概念”,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浩指出。
同一批上市公司前段时间叫智能穿戴,现在却炒作虚拟现实,目前虚拟现实在国内外确实还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价格合适的消费级产品。
并尚未建立起良好的从内容到软件、硬件的生态系统。
不过,越来越多的分析师表示,明年将是虚拟现实元年。
事实上,无论从行业角度还是用户角度,虚拟现实已经成为现实。
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绝不是简单的概念炒作。
未来有望成为比PC、手机应用更广泛的第三屏。
据风险投资公司CB Insight统计,2018年全球VR公司风险融资达到7.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一倍多。
仅上半年,VR融资就达到2.48亿美元。
在国内,高性价比的虚拟现实硬件产品正在陆续推出,硬件的爆发将立即推动内容端的发展。
影视、游戏等各个行业都有从“互联网+”走向“VR+”的潜力。
VR在中国:各路玩家都在忙着谋划。
各大科技公司已经开始推出自己的虚拟现实设备。
三星Gear VR消费者版和HTC Vive消费者版将于年底发布。
索尼宣布在今年第二季度正式发布支持 PlayStation 4 的虚拟现实头盔 Project Morpheus。
自然,中国也不落后,各行各业的玩家都在布局虚拟现实。
目前国内做虚拟现实的大公司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阵营。
一是智能手机厂商,大多注重硬件布局。
例如,联想与AntVision联合开发的虚拟现实便携设备乐梦易视VR眼镜;魅族与国内VR厂商Depth-VR联合推出的移动VR头显;腾讯科技此前也从锤子科技一位高管处获悉,VR已经成为锤子科技盯上的下一个智能硬件方向,锤子目前正在招聘VR相关员工。
其次是视频网站,大多是从软件和内容层面入手。
今年7月,爱奇艺宣布将发布非商业VR应用,并已与部分VR厂商进行了初步适配。
与去年宣布支持全景视频播放的YouTube相比,爱奇艺的入局并不算早。
与国内其他视频网站相比,以及当前VR新生事物、内容匮乏的时期,爱奇艺的进入并不算晚; 8 月,优酷土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顾永强(微博)在首届开放生态大会上宣布,合一集团正式启动 VR 内容制作。
随后的土豆影像节首次采用VR全景拍摄技术。
当然,还有号称“全生态”的乐视网和暴风网。
他们生产硬件和内容;还有通过资本进军虚拟现实的巨头:今年9月,美国硅谷虚拟现实科技公司Jaunt获得中华文化领投的万元投资。
美元融资;美国虚拟现实初创公司Magic Leap获得谷歌(微博)领投的5.92亿美元融资,目前正在与阿里巴巴集团洽谈融资; Altspace VR是一家初创公司,致力于打造虚拟现实社交环境。
每年获得1万美元A轮投资,此次投资方包括腾讯。
就像几年前智能手机的爆发一样,虚拟现实的发展路径非常相似:消费级硬件的相继诞生打开了大众市场,同时市场需求推动了内容的发展、应用、软件和硬件技术。
还落后美国半步。
虽然国内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路径非常清晰,但由于发展时期和商业环境的不同,中国和美国的市场也有很大差异。
此前,世嘉、索尼、任天堂相继推出VR游戏机产品,谷歌于2018年推出虚拟现实游戏Ingress,微软于2018年发布Roomalive技术。
这些举动虽然引起关注,但消费者并未积极回应。
直到2018年3月26日,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进军虚拟现实领域,收购了行业领头羊Oculus VR,整个行业开始沸腾。
虽然中国一直都有专注于虚拟现实相关产品的初创公司,但真正让虚拟现实走进大众视野的还是去年推出的暴风魔镜。
后来,大公司开始在各种公开场合表达他们的VR计划。
游戏方面,Oculus Rift 在本次 Oculus Connect 上宣布了 9 款首发游戏和 11 款支持 Touch 控制器的游戏。
在中国,巨人网络和盛大游戏等游戏巨头尚未发布任何标志性的 VR 游戏。
发展时间也可能导致中国的虚拟现实产业与美国相比还没有完全发展。
KAT WALK是旭贤科技旗下的虚拟现实产品。
尽管团队主要成员都是中国人,KAT WALK还是选择在美国Kickstarter网站上进行众筹。
虚拟现实科技CEO庞晨表示,中国和国外虚拟现实产业的发展确实不同。
在美国,虚拟现实行业各项业务的发展相对均匀,如硬件、平台、内容、适配等,但在中国,重点更多放在输出设备上。
在高等教育和人才储备方面,中国也比较落后。
在美国,以电影闻名的南加州大学有很多虚拟现实电影拍摄团队,麻省理工学院也有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如何减少虚拟现实头晕带来的眩晕感。
- 安装的设备。
然而,中国大学虚拟现实专业人才的教育仍有改进的空间。
“国内的虚拟现实创业团队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所以他们更注重近期的发展,而国外的创业团队会更多地投入到构建整个虚拟现实生态系统。
”一位国内虚拟现实从业者告诉腾讯科技。
此外,国内虚拟现实在软件和内容方面的储备还远远不够。
人们很难想到国内有什么标志性的虚拟现实内容作品,但国外在内容方面已经有很多努力和尝试。
年初,Oculus Rift 电影工作室《迷失》首部电影在美国圣丹尼斯电影节上映;艾美奖颁奖典礼上,Fox与Secret Location联合发布的VR作品《断头谷虚拟现实体验》荣获“互动媒体、用户体验和视觉设计”奖;此外,在VR的帮助下,泰勒·斯威夫特的互动视频《AMEX Unstaged:Taylor Swift Experience》也为她赢得了她的第一个艾美奖。
当然,随着应用场景的丰富和商业模式的不断探索,将会不断推动整个虚拟现实行业的发展,而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也将反过来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和商业模式的成熟,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产业生态。
比如国内VR行业正从直播方面入手,带来新的想象空间。
NBA已经开始试水VR直播。
今年10月,腾讯还利用VR技术直播了BigBang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