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业内有消息称暴风魔镜将裁员,裁员人数接近一半。
之所以再说一遍,是因为去年10月曾传出魔镜大规模裁员的消息,但暴风上次就直接否认了裁员消息,称其不实。
对于裁员传闻,暴风的回应仅表示是正常的业务调整。
结合最近流行的“VR冬天”论,不少人进一步认为VR行业遇到了瓶颈。
但笔者想说,暴风魔镜的困境并不代表VR行业的困境,它的繁荣并不代表VR的繁荣。
更多的迭代并不意味着更快的产品进度。
宝峰魔镜为何陷入困境?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产品。
从2016年第一代暴风魔镜的发布到2018年第五代魔镜的推出,这一年是三大头戴显示器(HTC Vive、Oculus Rift、和PSVR)刚刚推出,暴风就宣布进入VR 2.0时代。
不过,虽然魔镜遵循互联网的快速迭代策略,但更多的迭代并不意味着产品的快速进步。
从第一代魔镜到第五代魔镜,它仍然只是一个移动VR盒子,一个塑料版的Cardboard。
虽然到了第五代,魔镜就开始添加外置陀螺仪,并与Leap Motion合作进行手势交互,但在最近的评测中,笔者发现外置陀螺仪支持的内容并不多,甚至连魔镜App本身也没有支持。
体验没有明显提升;而带有Leap Motion的版本自从发布以来并没有太大的声音,可能是因为1元的价格太高了。
诺腾CTO戴若力认为,就VR体验水平而言,Gear VR属于及格标准,而HTC Vive则是顶级的家庭虚拟现实解决方案。
体验过手机盒子和HTC Vive的人都能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要给魔镜打分的话,它自始至终都在及格线以下。
手机盒子没有生态系统。
在这波VR浪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大量的VR手机盒子涌现。
暴风魔晶是其中走得最远的,也是唯一一个还希望围绕自己的产品建立生态系统的公司。
公司。
2015年底,我们宣布要打造硬件烟花工场,同时我们也宣布要打造生态系统。
然而,到了今年产品推出的时候,我们已经放弃了构建生态系统的想法。
Fireworks Workshop首席执行官楼驰告诉笔者,初创公司的劣势在于很难建立真正的生态系统。
无论是移动VR还是PC VR,初创公司都没有自己的生态系统。
这是非常现实的。
。
对于基于Android的移动VR,楼迟认为最终是谷歌的生态系统。
不仅仅是烟花,他相信未来手机厂商甚至Gear VR都会兼容Daydream的平台。
“在谷歌的平台上与谷歌竞争是不现实的,”他说。
除了iOS上的Cardboard应用之外,移动VR最终还是运行在Android平台上,而在没有谷歌的情况下在Android上建立自己的生态系统显然是不现实的。
即使暴风魔镜销量过百万,也不会有自己的生态。
它最大的资产是魔镜应用程序,可以分发移动VR内容。
Magic Mirror 依赖于 Cardboard 生态系统(即 Android 生态系统)。
它想做一些生态建设的事情,比如吸引开发者为带有陀螺仪的魔镜开发内容,但并没有得到太多支持。
暴风魔镜不代表VR行业。
当前VR行业中,好的VR硬件平台和体验以HTC Vive、Oculus和PSVR为代表,而移动VR的生态和发展方向则掌握在谷歌手中。
暴风魔镜并不能代表VR行业的兴衰和发展方向。
是廉价手机盒子的一个分支,产品体验较差,无法吸引开发者。
如上所述,魔镜的困境并不代表VR行业的困境,它的繁荣也不代表VR的繁荣。
想要了解VR行业的兴衰,就应该看看未来一两年三大头显的销量表现如何,以及移动VR能否持续提升产品体验、留住用户。
现在不是VR冬天,现在是VR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决定上述产品性能的是内容厂商,而不是暴风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