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尺寸显示行业,总是存在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尽管京东方出货量领先,但其竞争对手也虎视眈眈。
前面有韩国LGD、三星,中间有富士康、奇美、友达等台湾企业,华星光电、天马微电子包抄。
BOE若想突围,经过一番恶战,必胜无疑。
京东方5月22日表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群智咨询数据,今年一季度,京东方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显示器显示屏出货量均位居全球第一。
,液晶电视显示器出货量位居全球第一。
未来电视尺寸加大、应用场景扩大的趋势不可避免,供需总体平衡仍将保持。
京东方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北京电子管厂,是当时的国家重点工程之一。
2007年生产出中国第一台18英寸彩色显像管。
2006年开始生产液晶屏。
2008年,进行股权重组,正式更名为京东方科技。
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和韩国分别进行战斗。
说到屏幕市场的行业领导者,LGD和三星两家韩国企业占据领先地位。
三星拥有强大的产业链。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公司,它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布局液晶面板,到本世纪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制造商。
20世纪90年代末,由于液晶面板行业竞争激烈、利润下降,三星开始专注于AMOLED面板,而不是投资传统的TFT-LCD。
到了这一年LG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供应商。
尽管三星在电视业务上与LG竞争激烈,多年来已经确立了一二的稳定地位,但他们现在面临的共同对手是中国企业。
IHS数据显示,前十大电视品牌中有五个来自中国,并且正在迅速追赶三星和LG。
LG Display 作为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TFT-LCD) 面板、OLED 和柔性显示器的领先制造商具有优势。
LG Display于2015年开始开发TFT-LCD,目前采用不同尖端技术(IPS、OLED和柔性技术)提供各种尺寸和规格的显示面板。
目前,LGD在韩国、中国和波兰拥有9条生产线和6家后端组装厂。
在服务海外市场方面,LGD运营分布于全球网络的销售子公司,开拓电视、手机、IT产品、商用显示器、OLED照明等多种产品的市场。
我们再来说说富士康。
据了解,富士康之前有群创、奇美,后来又收购了富士康,瞄准8K市场,包围三星小屏市场。
收购之后,富士康在产业链、技术、成本等方面都变得更加强大,很多方面都有明显的提升,这对于大陆液晶厂商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此外,台湾企业友达、大陆厂商华星光电、天马微等都是京东方的有力竞争对手。
京东方打破有道此前说了这么多,但京东方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出货量第一,足见其不凡的实力。
从IHS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韩国三星和LGD依然非常强势,台湾厂商也势头强劲,京东方依然保持不错的数据。
技术方面。
目前,京东方拥有两条第六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分别是成都AMOLED生产线和绵阳AMOLED生产线。
其中,成都AMOLED生产线是国内首条柔性AMOLED生产线。
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也已封顶,预计2019年实现量产。
政策支持。
根据国家公告《中国制造》,新一代显示技术是十大重点领域之一。
国家高度重视显示产业的发展。
得益于国家产业政策的推动,我国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发展。
在电子信息领域,过去常说“缺芯、少屏、无灵魂”。
现在显示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很可能领先世界,屏幕问题应该说已经初步解决了。
产业链整合。
随着技术垄断的打破和产能的扩大,京东方对我国半导体显示及上下游配套设备发展的推动作用日益明显。
中国大陆半导体显示及配套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
如今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半导体显示领域的决定性一极,带动了上游材料、设备及下游终端设备的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促进了中国大陆泛半导体产业的发展。
总结 除了技术、市场和政策的支持外,京东方在LCD、OLED屏等产业布局上也用心良苦。
在半导体显示领域,据OFweek智能家居网编辑介绍,京东方将不再投资TFT-LCD生产线,将在未来进行投资。
重点是AMOLED等新一代显示技术。
京东方将根据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进行布局,不断巩固和提升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