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VR明星公司暴风魔境被媒体曝出要裁员一半,由此引发的讨论是,VR的冬天似乎真的来了。
投资萎缩,巨额股票不再存在,拖欠工资和破产的消息接二连三。
似乎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
两个月后的12月20日,暴风魔镜在北京召开发布会,发布两款新品:最新版移动VR头盔“暴风魔镜S1”和3K屏一体机概念机“暴风魔镜”魔镜矩阵”。
暴风魔镜发布会照片忍辱负重后,暴风魔镜喊出了新品魔镜S1。
因为它是之前暴风魔镜的升级版,所以暂时不抛开它,只说“暴风魔镜矩阵”。
3K带来的高清画面加上FOV的宽视场角,低重量也给体验上带来了不错的加分。
现场体验过程中唯一出现的问题是偶尔出现拖尾现象。
从一体机的90HZ刷新率来看,拖尾现象应该与配置有关。
抛开这个小问题,它仍然是一款非常实惠的VR一体机,售价仅为1元。
从10月份的裁员减半、削减资金传闻,到这一次的逆势回归,宝峰魔镜忍辱负重,让产品自己说话。
但仅靠这场风暴对VR行业的撬动能力有限。
VR冬天真的存在吗? 2020年VR行业将如何发展? VR冬天是胡说八道吗? BAT、华为、小米今年下半年猛烈进入市场。
看来VR的冬天真的来了。
投资大幅下降,破产消息不断。
但笔者分析后发现,这只是表象。
从年底各厂家的动作来看,冬天早已过去。
。
在9月底腾讯举办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去年正式宣布进军VR领域。
今天,它提出了VR开放平台,为VR开发者提供早期开发原型等服务。
腾讯的VR布局依然以游戏为主。
主要专注于深耕VR内容服务,聚焦社交娱乐。
11月,阿里巴巴虚拟购物Buy+上线。
阿里巴巴在电商领域的主导地位无需赘述,而VR虚拟购物将成为马云吸引更多购物者的重要工具。
12月,百度推出“百度VR浏览器”。
继上次百度推出视频VR频道后,百度再次布局VR视频领域,主打2D界面片源预览,让用户无需佩戴VR眼镜即可体验VR视频。
不过,百度一直没有太多的视频基因,新产品的成功率也比较低。
能否利用VR进行反击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12月15日,小米VR眼镜开售仅10分钟就被抢购一空。
这似乎是小米品牌推广的又一胜利,但不可否认的是,袁征的小米VR眼镜为VR普及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日,华为VR耳机正式上市。
虽然看上去是在追随三星的潮流,但不得不说,VR的影响力越来越强大,传统手机厂商目前都在等待这场盛宴。
总结 由此看来,曾经在手机行业出现的“国酷联盟”或许会在VR领域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
下半年,VR行业的资金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集中有序。
小企业小额投资减少,大企业高额投资明显加速。
如果今年定位为VR元年,小战士们摸索出路后,大军即将远征,VR很可能会在这一年爆发。
未来VR行业的投资将更加集中,创业群体将从硬件制造商转向内容提供商,为VR行业的繁荣提供更多信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