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信用城市建设要勇于探索、先行

时间:2024-05-20 01:48:21 科技赋能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7月18日在杭州举行。

国家发改委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信用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

城市是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重要阵地。

城市管理者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勇于创新。

“在杭州,信用可以当钱用。

”连维良表示,一到杭州,他就深深感受到这里推进信用建设的浓厚氛围:在公交车上,凡是拥有芝麻信用积分的公民都可以先乘车后付费。

信用的价值可以在很多场景中感受到,比如骑自行车。

无现金信用支付让市民的生活更加便捷,也让城市更加诚信。

他表示,目前,国家层面信用建设的制度框架基本完善,社会各界加强信用建设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可以说,信用建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信用建设的各种探索和实践都是恰到好处的。

在正确的时间。

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城市是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的重要阵地,地方政府是引领城市信用建设的最佳实践者。

他鼓励城市管理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开创城市信用建设新模式,建设守信惠民、失信受罚的诚信城市。

连维良表示,近两年来,43个城市开展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创建活动,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探索创新、率先突破。

全国城市信用状况评估结果显示,虽然一些城市不断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但也有一些城市因认识不够、行动不及时而受到警告或约谈。

城市信用建设不平衡。

性别和差异更为明显。

比如,在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方面,相当一部分城市尚未启动市场主体“身份证号”的明确工作。

3个副省级和地级城市中,只有3个城市没有重复错码。

其中,超过一半的城市重复错误率在1%以上,有2个城市甚至在10%以上。

在信用网站建设方面,仍有1个省会城市、83个地级市和3个县级市尚未开通信用网站。

此外,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开”方面,部分示范城市实现了零报告。

截至今年6月底,仍有1个省会城市、56个地级市、县级市未开通“双公开”。

“公告”栏目。

他表示,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严重失信的负面影响难以消除,也会对相关行业和城市诚信形象造成严重打击。

这种“一丑遮百丑”的效应需要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那么,信用城市应该是什么样子?连维良认为,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创造这一点,“信用有代价”的做法应该在更多场景中推行:在停车场,可以先离开,然后自动扣费;在停车场,可以先离开,然后自动扣费;在停车场,可以先离开,然后自动扣费;处理公共事务时,可以先处理事情,后补信息;守信企业可以获得政府部门在行政管理、优惠政策、财政资金等方面的更多支持,可以获得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的纯信用贷款;诚实守信的个人可以优先获得创业培训、金融支持、人才推荐等就业服务……这些都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给公民生活、企业成长、城市发展带来的变化。

“信用是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大效益,城市要加快告别失信行为,迈向信用城市行列。

”连维良表示,信用可以激发城市活力,是城市的金字招牌。

各城市要加快建设信用城市。

排名以支持中国更高的信用水平。

首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是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下举办的。

来自全国各省市负责信用工作的多位城市管理者参与其中,共同发表《杭州宣言》,希望打造深度融合的城市信用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