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在广州拉开帷幕。
5G、人工智能和移动营销是本次大会最受关注的三个话题。
这个大前沿话题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前沿企业共同讨论。
作为国内用户数量最多的互联网教育品牌,网易有道受邀参加此次展会,带来了其在神经网络翻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与合成、自适应四大领域的AI能力及实现产品。
学习。
此事一向低调。
网易有道首次向公众展示其AI能力,引起广泛关注。
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还提出要引入人工智能普及中小学教育,计划建设“人工智能+50所人工智能学校”。
各个行业,教育也不例外。
以用户为导向的网易有道自成立以来就专注于AI技术的应用,重点关注神经网络翻译、语音识别与合成、图像识别和自适应学习四大领域,目前已打磨出多款结合AI技术并在市场上表现出色的产品。
最新消息显示,机器翻译一直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问题之一。
外部数据显示,网易有道神经网络翻译技术的中英翻译BLEU值领先同行7个百分点。
翻译结果非常接近人类语言使用习惯,在新闻、口语和学习场景中表现最佳,远远领先于其他翻译引擎。
目前,有道NMT技术支持12种语言的中文翻译和10种语言的英文翻译。
已应用于网易有道词典、有道翻译机、有道翻译机2.0 Pro等一系列语言产品。
(印尼驻华代表体验有道翻译机2.0 Pro)图像识别(OCR)和语音识别与合成(ASR&TTS)也是AI+教育行业竞争最激烈的技术领域。
为了更加适用于真实的教育场景,网易有道对这三项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的研发。
以图像识别为例。
除了一般的印刷体和手写体识别外,有道OCR技术还可以应对公式识别、超模糊手写体识别、多角度多语言混合排版识别等疑难场景。
平均准确率可以达到95%,这是一个显着的进步。
提升日常使用体验。
针对语音学习场景,网易有道开发了基于语音和NLU技术的自研口语评估功能,让AI辅助口语评分和多维度指导。
有道智能语音助手已应用于各类软硬件,支持多种命令问答。
值得一提的是,C端儿童产品采用的有道语音助手根据客户群体的学龄预设了虚拟年龄,巧妙地避免了不适宜年龄内容的问题。
此外,有道智能笔也引人注目。
据介绍,有道智能笔只需纸笔交互即可实时采集书写数据,有效解决AI+教育离线数据获取困难的瓶颈。
未来还可以为每个用户的数据库提供学术分析、知识图谱等信息。
评估、智能问题推荐等一系列自适应学习辅助工具。
据现场观众反馈,有道全系列智能硬件的展示是本次展台的一大亮点,尤其是即将上市的网易有道词典笔2.0。
网易有道词典笔2.0汇集了有道自研的多项AI技术,中英文单词、长难句翻译一目了然。
查词效率是阅读纸质词典的15倍,准确率高达98%,人性化角度设计。
化并支持左右手握持。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网易有道词典笔2.0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查词模式,将查词学习带入智能硬件时代。
(小学生现场体验网易有道新词典笔2.0)数据或将成为AI+教育成功的关键。
对于人工智能领域来说,数据是不可或缺的燃料,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
数据集的丰富性和规模极大地限制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进步。
在教育领域尤其如此。
传统教育场景集中于线下,获取第一手数据更加困难。
目前,AI+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缺乏足够的真实数据也是原因之一。
这也是网易有道提出“得数据者占上风”的观点的原因。
网易有道全平台用户超过8亿,是中国用户规模最大的互联网教育品牌。
它还拥有多种软硬件作为数据入口,覆盖所有学龄群体,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第一手数据。
智能硬件和软件仅完成数据采集过程。
随后,数字内容需要不断反馈给AI模型。
经过训练和细化后,可以投入产品使用,改善用户体验,并再次获取最新数据进行AI迭代。
“能够把产品投入使用,对于做AI的公司来说是一个优势。
”网易有道技术总监林慧杰表示。
据悉,网易有道将持续加大AI研发投入,尝试落地前沿理论,持续打磨已投入使用的AI技术,为人工智能转型做出更多积极尝试。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