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向电动化转型,这家车企是唯一选择“第三条路”的

时间:2024-05-20 00:51:38 科技赋能

近日,福特发布了新一代F-皮卡,而这一代车型官方称之为最强、最强、最强历史上同类中的典范。

连接皮卡车。

对于向往自由的美国人来说,这款连续43年位居美国汽车销量排行榜榜首的车型,是承载他们梦想的“大玩具”。

驾驶这种美国大型皮卡车拖船出海钓鱼,或者拖着面包车长途旅行,已经成为美国中产阶级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可乐和炸鸡一样不可或缺。

这个能在农场与田间、荒野与沙漠之间驰骋的庞然大物,极大地满足了美国人对汽车产品从功能到精神层面的双重追求。

福特全新一代F-在万物互联的Z时代,F-也与时俱进。

新一代F-不仅具备OTA和特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功能,去年下半年,福特还宣布F-将推出纯电动版本,据外媒报道,纯电动版F - 将于年内发布。

当梦想照耀未来,F-不断寻找自我。

纯电动皮卡“惊艳亮相”。

说到纯电动皮卡,大家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特斯拉的Cyber??truck。

其赛博朋克风格的外观吸引了观众的眼球,也是皮卡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

另外,牵引能力也是纯电动皮卡需要关注的重要因素。

除了Cyber??truck发布会上的“碎玻璃”笑话外,皮卡界的“老大哥”也被调侃。

纯电动F级皮卡原型车牵引火车车厢,展现超强牵引能力。

对于很多人来说,纯电动皮卡的外观就像是一个咆哮的肌肉男突然变得温柔轻声细语,这不免让人质疑它是否也拥有堪比燃油版的牵引能力。

去年,福特发布了一段关于纯电动F-的视频,在视频中它进行了“硬核”的牵引能力挑战。

在首轮挑战中,纯电动F原型车轻松牵引10辆总重超过3吨的双层集装箱车。

第二轮挑战继续加大难度。

在售的42辆F-全部装进了集装箱车,总共相当于拉了几吨的重量。

然而,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负载,纯电动F原型车仍然成功完成了挑战。

事实上,短时间内强大的扭矩输出才是电动车的强项。

福特发布的这段测试视频应该也希望能打消人们对其性能的疑虑。

2020年发布的纯电动F-无疑将成为Cyber??truck同级产品中最强劲的竞争对手。

巨额投资进入市场——电气化转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

近年来,随着多国出台逐步禁止销售以化石燃料为动力的传统内燃机汽车的时间表,传统车企纷纷向电动化转型。

他们不仅相继提出了新能源车型的战略路线,而且投入数百亿进行电动车型的研发,都是为了凭借先发优势,在全面到来之前抢占战略制高点。

电气化。

但从“油”到“电”,转变真的那么简单吗?汽车制造不仅是资金密集型产业,也是技术高度密集型产业。

就电动汽车领域而言,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要条件,但决心更重要。

判断一家企业电动化转型决心的标准有很多,比如投资金额、规划车型数量、合作伙伴数量……但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用更感性的方式来看待。

目前,汽车企业开发电动车型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创建自主电动汽车品牌,例如沃尔沃的Polestar。

二是开发新车型,比如奔驰EQC、大众I.D.3等。

采用这两种方式开启电动化之路有一个明显的优势:即使这些车型在市场上没有取得成功,对母品牌及燃油车业务不会产生较大影响。

因此,这些新能源战略的提出,与其说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型”,不如说是一次在政策压力下做出的“明智的商业决策”。

然而我们发现,福特在这件事上并没有随波逐流,而是选择了“第三条路”。

福特的电气化战略是首先为其明星车型实现电气化,包括野马、F-和全顺。

这些车型无疑是福特家族的“脸面”,也是福特最有价值的品牌资产。

选择这些明星车型作为电动化道路的起点,而不是从福特等紧凑型家用车入手,不仅显示了其对市场的诚意,也表明了其深化电动化的决心。

为了更高效地推进电气化进程,福特内部成立了专门的“爱迪生团队”。

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为了纪念福特汽车创始人亨利·福特和“发明之王”托马斯·爱迪生之间的友谊。

早在2000年,福特与爱迪生联合发明了概念电动汽车,开始了新能源领域的探索。

这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电动汽车之一。

同时,为了让全球首款纯电动Mustang Mach-E不辜负野马之名,还邀请了参与过Mustang GT的工程师加入团队。

可见,福特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汽车公司,正在从内部发生改变。

外部正在发生转变。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进步,才能实现长远发展。

在电气化方面,决心比战略更重要。

传统车企或许只有“自我革命”,才能继续驰骋新世界。

虽然,“尝到甜头”之后,没有什么比“自我否定”更难的了。

发生了一些事。

这种不断突破、不断进取的精神正是福特明星车型所代表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野马、F-等车型才能经久不衰。

据外媒报道,Mustang Mach-E已累计订单超过4万份,首发限量版已全部预订完毕。

可以说,在汽车新能源、智能化的实践道路上,各汽车厂商都在“各显神通”。

无论是创立新品牌,还是投资自动驾驶公司,都是在“新世界”下一场大博弈。

经历过汽车爆发式增长的传统厂商能否坚决转型、先否定自己,往往比数百亿的投资更重要。

中国有句俗话,叫“吃什么都不晚”。

合资车企的新能源战略转型才刚刚开始。

相信不久的将来,究竟哪家企业能够在汽车市场上继续前行,我们就会得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