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艾瑞咨询发布《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数据显示,今年四季度,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经济效益交易规模11.9万亿元。
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为61.5%,财付通市场份额为26.0%。
此外,艾瑞还预测,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识别支付将取代线下二维码扫描,成为推动“无现金社会”的主要动力。
具有经济利益的交易中,支付宝占比61.5%,微信占比26.0%。
报告称,2019年,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约为58.8万亿元,同比增长0.9%。
四季度经济效益交易规模(不含红包、转账等)为11.9万亿。
其中,支付宝市场份额为61.5%,财付通市场份额为26.0%。
双方共同占领了近90%的市场份额。
艾瑞表示,“经济利益交易”是指能够产生收入的支付交易。
统计口径为C端用户在移动端发起的单边交易,不包括转账、红包等非经济效益业务。
交易规模每年可增长近4倍。
艾瑞分析指出,一方面可以归因于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也与现象级产品的出现,使得移动支付用户数量大幅增加有关;此外,随着移动支付在用户日常生活场景中的覆盖率大幅提升,用户使用频率也随之增加。
行业发展需要新的着力点,生物识别将成为下一个趋势。
尽管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快速增长,但艾瑞指出,现阶段推动无现金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线下二维码支付业务。
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率和生活场景的覆盖日益饱和,产业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在新的起点上推动。
”艾瑞金融研究团队分析师李超预测,生物识别支付将成为推动无现金社会下一步的一个核心动能。
李超表示:“银行卡这几年的普及,让人们减少了使用现金的频率。
”人们用手机代替钱包进行支付的阶段,未来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将让每个人摆脱手机等硬件的束缚,无论走到哪里,账户都跟着他们。
这也意味着扫码支付时代建立的竞争格局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5月中旬,一段热门的内部测试视频显示,测试人员只需刷卡即可进行支付宝支付。
他们的面孔无需使用手机或输入帐号。
支付宝随后证实了视频的真实性,并表示其面部识别技术被《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全球十大突破性技术之一,“刷脸支付”将于近期在其合作门店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