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受欢迎程度无人怀疑。
然而,消费市场的真实反馈又如何呢? 4月12日下午,京东智库联合艾瑞咨询在北京发布《中国智能硬件发展趋势报告》。
京东智慧平台品牌运营部总监李俊洲以及艾瑞咨询多位分析师先后上台,对一年来全行业的表现进行了系统回顾和分析。
一年来的状况和方向。
艾瑞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国内智能硬件领域呈现以下八个特点: 1、2019年国内智能硬件市场规模达1亿元,同比增长30%以上,从300起2018年,国内智能硬件行业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均进入快车道。
2017年,行业投资数量启动,投资金额达到5000万元; 2018年,这一数字分别为3000万元和3亿元;其中,智能家居企业融资金额占整体比例42.2%。
3、目前智能硬件市场面临的问题包括:渗透率低、用户尚未形成依赖、产品实用性低、智能功能价值实现不足等。
4、与此同时,京东、小米、海尔、腾讯、阿里巴巴等巨头纷纷进入市场并开始搭建平台,但不少硬件厂商仍在自力更生。
5、这样的市场状况也使得各个业务相互独立,导致全面的产品互联尚未实现。
例如,京东拥有京东,小米推出了智能家居计划,海尔发布了U+智能生活平台,腾讯拥有QQ IoT和微信硬件。
开放平台,阿里巴巴打造了Alink阿里物联网平台。
6、虽然目前智能硬件的交互方式仍以触摸操作和按键操作为主,但语音识别、视觉识别等技术已经商业化。
代表产品包括科大讯飞的语音云和Face++人脸验证技术。
。
7、线下渠道越来越受到硬件厂商和平台方的重视。
一方面专卖店、体验店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也刺激了与房地产开发商的合作。
8、部分可穿戴智能硬件已接入第三方服务。
代表产品有京东来店接入O2O、小米手环与支付宝合作等。
与此同时,在智慧医疗领域,诊断报告的推送也已初步落地。
会上,李俊洲还分享了京东平台智能硬件的销售数据,并从电商的角度分析了国内智能硬件的市场情况。
整理后,核心信息包括7部分:1、2018年,京东平台智能硬件销量增长90%,订单增长80%,智能单品在售数量同比增长96%——同比(不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类别)。
2、智能硬件的主要购买者集中在80后(26岁至35岁)。
女性用户占比快速提升,在“兴趣”上超越男性用户。
3、智能硬件消费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
占据前五名的广东、北京、江苏、上海和四川占据销售额一半以上。
但整个市场有从“主流省份”向全国迁移的趋势。
4、智能穿戴品类是一个增长市场。
特点是产品数量和销量大幅增加,产品均价大幅下降,市场向低端产品集中;近万款单品在售,平均单价在百元左右;年销量同比增长超过%,销售额同比增长约%。
但需要看到的是,“智能手环市场完全是一个低端市场”,寻求进入高端领域的初创公司存在较大风险。
5、智能路由器品类面临激烈竞争。
特点是产品价格不断上涨,产品数量持续增长但销量相对稳定,市场集中在低端市场;单品同品类销售,平均单价在1元左右;全年销量同比增长30%,销售额同比增长40%。
“目前,智能路由器已经是一个红海市场。
” 6、智能盒子品类受益于内容驱动的发展。
特点是产品价格稳定,产品数量和销量稳定增长,中档市场占比80%,在售单品10余种,平均单价在100元左右;全年销量同比增长82%,销售额同比增长62%。
属于“价值市场”。
7、智能音箱品类是一个成熟市场,特点是产品价格稳定,产品数量和销量稳定增长,高低端市场都有一定规模;约3.3万台单品上架,平均单价在100元左右;全年销量同比增长80%,销售额同比增长约%。
与京东集团三大事业群的技术主线和云计算业务并驾齐驱,目标是基于云服务、交互场景和连接协议构建的智能架构,实现人、设备和服务之间的互联。
其中,包括跨品牌互联、创新互动、场景购物、智能生态服务等多种需求,还涵盖京东智能云、京东微联、Joylink、京东来店、叮咚、京东+等多个产品。
和服务。
截至年底,京东微联APP已覆盖+一线品牌、40+品类、+产品,活跃设备超过10000台;目前,伟联线下体验中心包括智能奶茶屋、京东邦、永辉晶轩空间、SOHO、万科智能样板间等。
李俊周最后强调,智能设备正在成为新的购物入口,购物场景正在呈现权力下放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