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百度宣布将全面升级公司百度云计算业务,原“百度开放云”品牌也将正式更名为“百度云”。
19日,在中关村创业街的一家咖啡厅,百度云计算CEO刘炀向多家媒体阐释了百度未来在云计算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机遇。
刘炀认为,百度云定位的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
首先,云计算已经被互联网企业所接受,但进入传统企业今年才刚刚开始。
其次,只有大中型互联网企业才能真正开展大数据业务,互联网领域大数据市场尚未充分开发。
第三,目前只有非常大的互联网公司或者专业的AI公司从事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市场还处于早期教育阶段。
对于这个企业级云服务市场来说,未来十年、二十年将会持续蓬勃发展。
更不用说中国现在已经从IT进口国转变为出口国。
云计算厂商将不仅面向国内市场,还将面向世界市场。
在刘炀看来,当今中国云计算的发展有两大驱动力。
一是互联网技术进入传统行业;二是连接消费者,这是企业的首要需求。
所以,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的思维和技术其实是比传统IT企业更好的。
此外,刘炀认为,在云计算领域,大公司比小公司更有优势。
云计算作为一项资金投入较大、系统性工程,不仅包括大型机器、机房的投资,还包括研发投入。
大企业在基础设施投资和吸引人才方面更有实力。
以百度云为例。
其技术已在众多内部业务中得到成熟应用。
但小公司如果没有业务驱动力,就只能在与客户的互动中慢慢积累经验。
有人认为,亚马逊AWS等国外企业进入中国对本土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对此,刘炀表示有信心,云计算不仅是产品技术的竞争,更是生态的竞争,本土化企业更贴近国内消费者,能够更好地解决客户的业务需求。
对于未来的发展方向,刘炀表示,在云计算的长跑中,百度云将通过技术创新、行业渗透等手段继续发力。
百度云将把渗透行业作为未来的重要方向。
首先是内容生态的布局。
根据以往的经验和技术能力,目前百度数字营销云的客户包括传统手机厂商、大媒体流量主、电视台等。
包括直播、视频、文字在内的多媒体领域也需要百度云的智能处理,比如OCR文本、图像、视频、字幕自动识别技术。
百度云拥有中国最好的CDN网络之一。
未来将融入百度搜索、文库等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内容分发CDN服务。
其次是大数据的布局。
百度云的大数据不仅研究消费者行为,还专注于物联网,尤其是工业制造的大数据分析。
此外,百度云的长远目标依然是互联网+的布局。
为此,百度云将积极与更多传统企业和政府机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