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在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与CEO张勇分享了对物流行业的一系列观察。
在张勇看来,物流行业正呈现出日益“一体化”的趋势。
中国物流行业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整个生态的共振。
一方面,C2C、B2C正在全面走向M2C,最终也将走向C2M。
快速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可以更快地到达消费者手中。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让每个人都变成网民,疫情让所有商店变成网店”,整个商业设施的末端正在变得越来越一体化、数字化。
在2016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张勇首次提出未来物流必须从数字化走向数字智能化。
如今,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业界广泛共识。
在张勇看来,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正在广泛应用于物流行业的各个环节。
与西方高度一体化、集中化的做法不同,中国物流业多年来的大发展依靠的是产业协同、生态协同、网络协同。
从中心城市到乡村的巨大社会合力是一个分布式的社会网络。
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我国今年快递业务量已突破1亿件,接近2020年包裹总数。
预计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继续增长。
2020年将突破1亿件。
张勇认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和全球最先进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
快递包裹的数量肯定会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但庞大的包裹数量也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
践行循环经济理念和实践,响应国家碳中和达峰战略部署,是包括菜鸟在内的所有物流从业者应肩负的社会责任。
“别看一个小小的电子表格,一年节省的就是几十万吨的碳排放。
菜鸟在构建生态惠及商业的同时,也必须惠及社会。
绿色是菜鸟的首要切入点。
”张勇表示,一年来,菜鸟在绿色使命方面也做了很多探索,新增约2万个绿色回收箱。
去年双11期间,菜鸟还调动生态力量,联手多个品牌推出原箱或0无胶环保箱。
除了电子舱单外,菜鸟地网屋顶光伏电站还可以减少碳排放。
每年减排11万吨,预计菜鸟绿色物流整体每年可实现碳减排超60万吨。
疫情以来,中国供应链“风景独特”,进出口量大幅增长。
,全球化呈现新面貌。
张勇认为,全球化的过程必然会导致整个数字化物流基础设施全球化,整个制造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全球化,而包裹的全球化最终会导致数字供应链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