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上个月在上海举办了淘宝创客节,分为“T”、“A”、“O”三个板块。
此外,在本次活动中,阿里巴巴VR实验室GM实验室(Gnome Magic Lab)开发的虚拟现实购物Buy+现已首次向公众开放。
作为电商领域的大玩家,外界对其涉足虚拟现实也充满好奇。
首届“淘宝造物节”自然成功吸引了广大用户的关注。
在持续高温天气下,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3万名观众。
至于一直将淘宝视为竞争对手的京东,在虚拟现实领域是否也有所动作?据小编了解,随着淘宝抓住了VR购物的机会,京东也不能落后。
近日,其还曝光了旗下前沿技术研究实验室——京东PCL实验室(认知感知实验室)。
该实验室已成立一年,专注于机器学习算法,包括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银行卡识别、图像和文本检索,甚至还有虚拟试衣间。
该公司表示将于 9 月份推出 VR。
产品。
随着京东PCL实验室研究计划的曝光,这无疑是京东向外界宣告,VR购物不仅仅是阿里巴巴,京东也想分一杯羹。
京东在电商领域一直紧追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已牢牢确立了自己的市场领导者地位。
然而,欲夺王冠,必先承受其重量。
阿里巴巴肯定会面临相当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例如,腾讯凭借微信和全面布局移动电子商务(O2O)业务,势头强劲,在资本市场上大受欢迎,抢走了几乎所有内地互联网公司的光芒。
尽管阿里巴巴也发起了一系列攻势,但仍被外界批评为“显得有点不知所措、杂乱无章”。
此外,还有eBay、京东等国内外电商企业联合出击。
阿里巴巴要想保持优势,也必须取得突破性的发展,想要追赶上,成为这个行业的领军者,肯定是不容易的。
想当将军非好兵。
当然,淘宝也有这样的期望,淘宝的成功并非偶然,正是因为它适应了中国国情,得当。
比如利用自身优势,淘宝交易免费;在安全方面推出了支付宝服务,打消了中国用户对网络购物的疑虑和不信任;还有实时在线交流平台淘宝旺旺等。
高科技人才保证后端服务器的稳定性等,其他竞争对手追赶起来还是有相当难度的。
尽管京东尚未超越阿里巴巴,但也曾经超越过。
它的优势实际上威胁到了淘宝的某个领域,那就是京东的物流体系。
对于京东来说,最受外界称赞的就是其物流体系。
实施快速、良好的物流服务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早在今年7月,京东就建立了北京、上海、广州三大物流体系,物流总面积超过5万平方米。
业内人士大胆推测,京东物流体系的建设是在意料之中、在规划之中的,从京东自营电商平台成立之初就开始规划。
而这个战略布局无疑是非常正确的。
京东此举可以被视为改变行业竞争规则的举动。
电商企业的竞争已从价格、平台、资金的竞争转向物流、服务的竞争。
可以说在物流领域比淘宝更明智。
物流体系的服务竞争也让京东成为电商的先行者。
尽管京东在物流方面发挥了自身优势,但想要借力阿里巴巴体系却并不容易。
毕竟它的基础足够扎实,而且还在不断寻求发展。
可以说,目前任何电商公司超越阿里巴巴的可能性都不大。
。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国的普及,电商企业利用其拓展虚拟购物成为又一个可以挖掘的商机。
京东能否趁此机会迎头赶上?随着VR时代的到来,京东看到了新的机遇。
当前的虚拟现实技术不仅仅局限于提供VR设备和VR内容供用户体验。
如何利用VR技术并与业界巧妙合作,是虚拟现实得以广泛发展的必由之路。
道,它让VR真正从To-B过渡到To-C。
随着虚拟现实的快速发展,与其进行电商合作也将是购物形式上的新尝试。
回顾过去,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深入。
它不再只是获取信息。
它已延伸到公众日益依赖的娱乐、旅游和在线消费领域。
这种线上消费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大众以往的消费习惯。
当然,这也得益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公司的发展。
尽管电商行业的发展看似经历了甜蜜期,但目前增速正在放缓。
据小编了解,5月份,京东发布了今年一季度财报。
总体来看,本季度总交易额(GMV)达到1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1亿元,同比增长。
47.3%。
然而,从下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京东的GMV增速实际上正在快速下降。
GMV增速放缓也让电商企业意识到可能迫切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会。
VR时代的到来,无疑为京东等紧随阿里巴巴的电商企业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他们能否利用虚拟购物赢得电子商务的王座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重点。
京东VS阿里巴巴,一场VR购物大战 与传统网络购物相比,VR购物给用户带来了新的购物体验需求。
虽然网络购物可以给用户带来便捷的体验,但商品信息不准确、假冒伪劣商品、维权困难等问题仍然存在。
VR购物的出现对于零售商来说是一场购物革命。
商家可以打破购物的物理限制,将整个商店交付给消费者。
不过,VR购物未来的趋势主要是扩大门店的互动性。
它还可以通过GPS、苹果的iBeacon、蓝牙和消费者的智能手机相结合,实现更多与店内消费者的互动功能。
这些技术将为消费者带来更加个性化的消费体验。
目前阿里巴巴推出的Buy+计划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辅助传感器生成交互式三维购物环境; Buy+将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正让您随处逛商场、随意尝试各种商品。
根据其此前发布的视频广告,其号称可以让用户沉浸式购物,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购买。
不过,在小编看来,虽然能够给用户带来购物的真实感,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用户需要购买的商品的颜色和图案感觉合适,但消费者无法检查鞋子。
、衣服和其他物品,是否真的适合你的脚。
而这也会导致卖家千方百计只注重产品的外观和买家秀的品质以求销售,从而忽视了真实的用户购物体验。
电子商务涉及虚拟现实,虚拟购物是首选应用。
京东和阿里巴巴如何在这一领域率先凸显优势?利用VR技术与零售行业合作或许是一个发展机遇,但目前的VR技术还无法挽回。
现实生活中的所有交互场景,比如一些产品的触觉、嗅觉体验,可能是京东和阿里巴巴面临的共同问题。
当然,随着VR技术的发展,技术突破或许会到达转折点,但在小编看来,如何提升用户的虚拟购物体验可能才是最关键的。
在PCL Labs成立一周年举办的技术分享会上,京东表示,他们将于今年9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自家的VR产品。
京东推出VR产品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基于其虚拟试衣间的VR购物体验,二是可能与硬件厂商合作推出VR耳机。
或者也许两者都有可能。
由于京东的VR计划要到9月份才能详细知道,目前还无法与淘宝的buy+相提并论,但只有竞争才有创新的动力。
总而言之,对于消费者来说,关键是真正实现放心网购。
无论谁想在虚拟购物领域占据更大的市场,京东还是阿里巴巴,都只能通过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来赢得市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