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dxcom (公众号:zhidxcom) 文本 |墨影智达网6月29日报道,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第22届软博会上发表讲话,为国内软件产业发展发声,并提出了制约国内软件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因。
,比如商业模式和海外的差异。
徐直军此次演讲的核心目的之一,其实就是为华为最新的一级业务Cloud BU搭建平台,号称要基于华为云打造中国软件产业的黑土地。
虽然“华为云”在业界的认可度不弱,但实际上是去年3月任正非签名才成立的最新一级业务部门。
除了为华为消费者云提供支持、为华为内部流程IT提供支持和为运营商提供全云战略服务之外,还开始全面为企业提供公有云服务;虽然被列为华为一级业务部门,但在整体业务部门中还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但让智能物联有趣的是,华为云不仅是“软件行业的黑土地”,还为企业提供人工智能服务EI,涉及不同行业的众多AI应用场景,比如智慧城市、家庭IoT等今日,知西西联合多家国内媒体对徐直军进行了深度对话采访,共同探讨了华为云的定位、战略以及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湖南人徐直军在业内素有“金句徐”之称。
果然,他能把很多复杂的行业问题讲得通俗易懂,用一两个故事来解释。
以下是我们谈话的核心:(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 1.什么是华为云:它是华为的另一个荣耀。
“华为云又是一次荣耀。
”在谈到华为云业务的定位时,徐直军举了一个直观的比喻,类似于荣耀品牌在华为终端中主攻线上市场的定位。
华为云的使命是让企业客户能够在线购买各种云服务。
“华为云把我们有30年历史的ICT基础设施在线上卖给客户。
当我们一开始想到这个名字的时候,我们就说不应该叫它华为云。
想来想去,我们找不到更好的名字,所以我们就叫它“华为云”。
是华为云。
”徐直军说道。
对于华为云BU成立一年来的表现,他认为超出了预期。
判断的核心依据来自两点:1)客户感知。
很多人已经开始认可华为云这个品牌。
2)基础服务表现良好。
徐直军表示,这得益于构建私有云奠定的基础。
由于私有云和公有云是相同的架构,运营和融合发展很快。
华为进入公有云市场,有一个思想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几年。
核心考虑因素是运营商也在提供这方面的服务。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华为自身内部IT服务器资源超过20万台的存在,自身消费业务的需求。
“现在这个思路已经调整了。
”徐直军说。
目前,华为云的业务重点是先做好国内,再拓展海外。
这也是华为很多业务的逻辑。
具体业务布局包括在中国与中国电信合作的华为云、天翼云协同等。
在海外,与欧洲Telefonica、德国电信、EDF等运营商有合作业务。
在拉丁美洲,有与 Telefonica 合作的云服务。
在东南亚市场,华为云提供服务。
2、云安全问题:吹也解决不了问题。
就在近日,网络爆料阿里云出现一小时故障。
如果应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这种影响将会是巨大的。
对于华为云来说,如何避免这种失败情况呢?发生?徐直军举了一个例子。
华为诞生于通信行业,已深耕30年。
中国约50%的通信网络由华为承建。
中国移动涉及跨省通话的网络是华为十多年前提供的服务。
“如果当时你没有感觉跨省电话打不通,那就说明我们没有问题。
”多年通信行业的技术积累,为华为云的安全可靠提供了保障。
“这说明我们做得不错,但没有人是神,技术不是吹牛就能达到的。
”徐直军说。
对于企业和公众都关心的另一个数据安全问题,徐直军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华为不接触数据,就是说它不强制把客户数据给我们,也不使用客户数据。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如果客户购买了我们的人工智能处理器服务,我们将帮助客户在华为中计算和处理您的数据。
云端人工智能处理器,那么计算出来的结果还是你的,数据还是你的。
” 3.不要迷信自己,不要通过投资赚快钱。
华为提出了建设华为云的“三不”原则,即“上不应用、下不数据、不股权投资”。
在与徐直军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华为对这短短一句话的坚持非常坚决,对业务发展影响很大。
例如,有媒体询问华为是否会通过收购云基础设施平台(SaaS)和PaaS(平台即服务)来快速扩大规模。
徐直军认为,华为云已经有了IaaS,不会收购IaaS。
PaaS分为两类。
华为云自己做通用PaaS(即GPaaS),不会收购GPaaS。
至于基于领域的PaaS(APaaS),目前的APaaS大多是与行业应用捆绑在一起的。
获取APaaS相当于同时自己制作应用,没有必要。
投资也是如此,这与喜欢投资布局的互联网巨头截然不同。
无论是涉及华为业务的产业链大大小小的玩家,还是手机平台等各种应用,华为都有很多投资机会,可能比做设备和服务赚钱更快。
徐直军表示,华为绝对不会这么做。
的。
不投资供应商或应用开发商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关注城墙的缺口;同时,他们不改变自己的价值观,不靠投资赚快钱,而是坚持做生意,赚小钱。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不投资也是有好处的,我可以选择最好的硬件、最好的供应商。
这并不意味着我投资了你就必须使用你。
”徐直军表示,华为云也要坚守核心业务。
商人。
(徐直军在软博会上发言) 4、云+智能汽车:虽然不是涉及的核心产业,但徐直军在被智东西问到时,也谈到了智能汽车和云业务的关联性和发展。
。
首先,云服务和智能汽车肯定会结合起来发展。
典型应用包括智能驾驶,基于华为云平台的AI训练,然后将智能算法应用到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上。
“但目前还没有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所以我们正在逐步开发。
”徐直军说。
一个典型案例是,华为与标致雪铁龙建立车联网合作,基于华为云向全球提供车联网服务。
首先要完成这一步,连接汽车,为汽车提供主动服务和出行服务。
5.智慧城市是一个伪命题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
一方面,从软博会上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软件企业为政企客户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所谓的“智慧城市需求”。
不过,徐直军提出了更为尖锐的观点,“目前智慧城市的提法具有误导性,你能告诉我什么是智慧城市吗?”言外之意是,智慧城市可能和我们想象的不一样,尽管华为也参与了一些组织智慧城市标准的制定。
他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们现在还不算数字原住民,所以我们无法为数字原住民规划未来的数字城市景观。
我们只能一步一步来。
“如果你能计划好,那就是奇迹了。
”徐直军笑着说道。
但我们可以描述未来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的大方向。
有些事情,概念只是概念,落实到什么程度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华为还组织了很多世界顶级教授来讨论智慧城市的话题。
很难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综上所述。
6、华为的研发套路:投入大、业务大。
广智东西深度报道了华为的研发体系。
目前,华为研发投入的一个非常突出的标签就是投入大。
近十年投资近亿元,位居中国企业之首。
头。
徐直军还表示,华为虽然研发投入很大,但业务范围很广,所以一定要有重点。
传统通信业务中,5G绝对是大佬;同时,AI和云方面的研发投入也是重点方向。
回到徐直军提出的华为云“黑土地”,谁会在这片土地上长成参天大树?徐直军列举了一些代表性案例,如IT众包服务平台解放号,以及用友软件、猪八戒、拓维、中软国际等都在华为云上开发、部署和运营SaaS。
“至于是否有可能像华为那样成长为参天大树?也有可能。
”徐直军说。
7、结论:华为云能否成为下一个十亿级业务?总体而言,目前华为高层对于华为云业务的发展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
换句话说,更正式地说,没有必要快速扩大规模,做扎实的产品。
徐直军表示,华为去年营收近1亿美元。
有它(云业务),没有它就不会有任何影响。
即使张开嘴也无法吞咽。
但这并不意味着华为没有野心。
“谁知道未来呢?谁能想到华为手机业务能达到1亿美元,跻身全球前列。
”徐直军表示,华为做手机的时候,华为投资人开发,其他厂商也投资,他们也做两款手机。
志东西直接问,未来10年华为云会再成为1亿美元吗?徐直军认为,有机会,但也很困难。
To B业务并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华为的运营商业务已经营业了30年,才达到??目前1亿美元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