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可穿戴设备的槽点大战一触即发,阿里巴巴和腾讯也难免会效仿

时间:2024-05-22 17:15:41 科技赋能

Google Glass的推出让可穿戴设备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由于种种原因,智能眼镜并未普及,但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是两种可穿戴设备。

从后面过来。

全球最畅销品牌 Fitbit 正在计划首次公开募股。

国产小米手环销量已破万台,成为表现最好的可穿戴设备。

2018年,业界一直热切期待Apple Watch和Android Wear的推出。

这不仅是可穿戴行业的福音,也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苦苦挣扎的中国互联网企业开辟了新的战场。

当业界普遍还在观望时,百度日前推出了百度观察V1.0,率先破局。

  百度智能手表平台服务 百度不生产智能手表硬件。

就像智能手机时代的想法一样,它仍然提供基于硬件和系统的搜索服务。

百度手表是百度针对智能手表平台推出的一项服务。

针对Android Wear发布的百度手表V1.0主打语音搜索功能,相当于把“百度搜索”搬到了小表盘上。

更多消息显示,百度手表也将支持Apple Watch。

在Apple Watch上市之前,百度就一直在积极在Apple Watch上部署搜索服务。

百度这次很活跃。

未来,百度手表将为智能手表用户提供一些适合用户在智能手表上使用的搜索服务,例如天气、百科、地图、语音、音乐等。

即用户在使用百度手表时,可以搜索通过语音,结果将以文本、图片和音乐的形式显示为唯一或多个答案。

总体而言,百度手表的核心思想是将百度搜索服务融入到手表中,打造与手表使用场景相匹配的搜索体验,实现无处不在的搜索。

  智能设备应用生态的空间争夺战一触即发。

由于成本、续航、显示、交互、外观等限制因素,智能手表一直难以普及。

Apple Watch的推出以及基于Android Wear的Moto的巨大销量意味着前述的限制因素正在不断被克服,智能手表即将普及。

瑞银集团的调查数据显示,Apple Watch 的年度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10,000 台。

在智能硬件行业,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

大量国内玩家已进入该市场。

知名玩家有Tuman、Guokhu Round Watch。

唐猫儿童表等垂直玩家已经进入。

为智能手表开发应用的团队不断涌现,比如出门问问就围绕Android Wear开发了应用,并发布了Tick Wear系统。

此时,正是百度进军智能手表市场、积极布局智能应用生态的最佳时机。

百度凭借应用分发、移动云、移动搜索、直号等多重策略在移动时代取得了成功。

现在抢占智能手表市场,到处搜索。

BAT中,百度是最早进军智能手表的巨头,并且在Apple Watch推出之前就积极布局,显示出抢占智能应用生态的决心,这也符合百度投资前沿技术的一贯作风。

阿里巴巴和腾讯纷纷跟进,得出结论:智能手表比智能手环更有前景。

它们完全可以替代智能手环,而且还可以做手环做不到的事情。

与智能手机相比,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它能够与人紧密相伴,能够真正实现人与机器的融合。

防水智能手表可以在洗澡、游泳等极端情况下使用。

与人紧密相伴,不仅有利于数据采集,更重要的是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虚拟ID。

因此,很多人认为智能手表将成为未来物联网的中心。

人们使用手表来控制周围的所有实体,并通过手表作为信息枢纽来实现这一点。

与信息世界无缝连接,可以是便捷的支付认证设备、企业员工身份证、景区游客电子门票、物联网控制中心。

互联网公司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为用户提供服务,也可以收集海量实时数据来了解、分析和跟踪用户。

未来,互联网巨头还可以整合健康、医疗等服务为用户提供服务。

因此,智能手表在未来将会非常重要。

虽然百度的率先布局让其他科技巨头陷入被动,但中国科技行业的跟进也是必然。

就像我们从PC转向移动互联网一样,在大势下抓住机遇至关重要。

跟上意味着不被淘汰。

  观看应用:短、频、快,符合搜索气质。

百度成为国内第一个进军智能手表生态系统的巨头。

腾讯、阿里巴巴两大互联网巨头,以及联想、华为、小米等硬件巨头仍在观望。

不难发现,百度相对适合手表应用,有自己的优势和诉求。

智能手表应用并不是小型移植的移动应用,而是拥有全新的定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交互、不同的形态。

苹果官方公告指出,手表上的应用主要用于满足短、频繁、快速的需求。

用户和手表的沟通是秒级的,这与搜索引擎的特性不谋而合。

百度在2016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版,朝着极度简化的方向发展。

首页尽可能简单,只有一个搜索框,结果也尽可能清晰。

所有步骤都被简化,并且与用户的交互被最小化。

这些都非常符合手表应用的要求。

智能手表屏幕有限、交互特殊,可能不适合深度浏览消费。

基于搜索、基于提醒、按需信息是主流。

虽然苹果有自己的Siri等应用程序,但百度手表最大的优势在于百度背后集成的庞大的中文服务和数据。

百度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拥有海量的互联网数据。

在移动时代,其使命升级为连接人和服务。

百度本身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

除了信息搜索之外,还有百科全书等知识内容,音乐书籍、视频等数字内容,以及地图外卖、团购支付等O2O内容。

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他们也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上投入巨资。

因此,百度成为第一个进入智能手表生态系统的互联网巨头也就顺理成章了。

作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重要信息枢纽,智能手表必将在未来的数字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百度作为PC的入口,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点。

重量级入口。

在“云+端”战略下,百度手表正在帮助百度新增一大类即将爆发的手表“终端”。

积极布局智能手表应用生态也践行泛在搜索理念,让用户通过语音等自然方式简单、快速、准确地获取服务。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搜索的形式可能会更加多元化、多样化,其载体很可能会跳出电脑、手机等常见设备,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