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举行,腾讯再次荣获“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奖。
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在全球领先的互联网科技成果发布会上介绍,“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学影像平台”全面开放20余个医疗AI引擎助力科研创新,用“云+AI”实现远程诊断和远程会诊、辅助诊断等数字影像应用,推动医疗AI全链条创新。
腾讯健康总裁吴文达代表腾讯接受“全球领先互联网技术成就”奖项。
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医疗AI发展迅速。
腾讯全力打造“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开放创新平台”,先后获批肺炎、青光眼、结肠息肉等疾病的创新医疗器械,成为国内首家拥有多病种、多病种的创新医疗器械。
-模态医疗AI三类认证互联网科技企业。
人工智能正在广泛应用于临床疾病诊断,为医生提供临床辅助分诊建议,帮助提高大规模疾病筛查的检出率。
根据临床试验,腾讯觅影青光眼AI引擎可降低20%的漏诊率、2%的误诊率。
结肠AI引擎可帮助医生将息肉检出率提高20%以上。
在肺炎疫情初期,依托腾讯优图实验室天眼研究中心的领先算法,腾讯觅影团队快速研发肺炎AI,协助武汉大学附属中南医院影像科团队进行0余例肺部手术雷神山医院的患者。
CT辅助诊断。
腾讯健康吴文达介绍“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疗影像平台”吴文达指出,医疗AI应用的广泛普及仍需克服数据标准化、配套应用、产学研协作等挑战。
为此,腾讯整合公司在云计算、大数据、用户服务等方面的技术实力,推出“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学影像平台”,专注于数字医学影像云应用、科研和管理,并配备借助云端人工智能分析引擎,实现医学影像数据与业务流程的互联互通,为医疗机构提供“产学研管”一体化解决方案,助力医疗AI产学研协同创新。
和研究。
在科研层面,腾讯觅影提供了多模态医学影像和病理数据从数据脱敏、接入、标注到AI模型设计、训练、部署和应用的一站式平台,形成了一整套人工智能智能化教学培训系统、统一的图像质量控制标准,保障信息安全。
目前,“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学影像平台”为17所高校及科研院所、23家公立医院、33家科技公司提供医学AI研究服务。
依托腾讯AI Lab在数字病理、血细胞形态分析方面领先的AI算法,腾讯觅影正在帮助医疗器械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升级:与国内病理诊断领域首家上市公司“安必平”打造宫颈液基细胞学习AI数据库,开发宫颈细胞病理学AI。
目前,其“宫颈液基细胞学影像辅助诊断软件”已进入临床试验;与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迈瑞医疗合作,开发“全自动外周血细胞形态分析”。
“分析仪”极大提高了血细胞识别的准确性,已安装在包括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全球多家医院。
在业务应用层面,腾讯觅影利用“云+AI”激活远程诊断等数字影像应用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作为广西顶尖的三级医院,通过腾讯觅影影像云与基层医院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远程诊断。
医院内的远程会诊协作,通过接入移动场景,协助医生为更多患者提供快速、准确的检查和诊断,进一步优化患者检查流程,提高医疗效率。
目前,依托腾讯优图实验室天眼研究中心、腾讯AI Lab等顶级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算法技术积累,“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学影像平台”集成开放了20余种自主研发的科研成果。
腾讯团队。
涵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胶质瘤、肝癌、乳腺X线检查、肺结节等疾病的一级AI引擎,供用户进行医学影像人工智能研究。
吴文达还表示,腾讯正在积极探索利用“腾讯觅影数字智能医疗影像平台”推动人工智能渗透,帮助欠发达地区用科技弥补资源短缺,利用互联网构建医疗救助体系,实现社会价值的可持续创新。
在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腾讯觅影青光眼AI深入农村,为居民进行眼底健康筛查,大大提高了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眼底病等眼底疾病的筛查效率和检出率。
保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