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落地

您如何看待2020年国内各大电商平台之间的百亿补贴大战?

时间:2024-02-29 21:45:44 技术落地

2019年5月,拼多多推出百亿补贴。

其表示将与品牌商合作,投入高达100亿补贴,打造数万种比行业价格更低的产品,从而吸引众多用户。

6月18日,京东还推出了百亿补贴路线。

同时,还推出了“双十二”期间新一轮百亿补贴。

两大电商平台“开战”,阿里巴巴自然也不甘示弱,自然加入了补贴行列。

随着三大电商进军“百亿补贴战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本质上,这就是巨头争夺战场的直接手段。

拼多多为了冲击高端、拓展市场,推出了百亿补贴。

京东、阿里回击。

事实上,受益的是消费者。

消费者可以用最少的钱比较全网的价格。

但听上去好像有几百亿的购物补贴。

事实上,补贴中,大部分都是对商家的补贴,真正落到消费者手中的补贴并不多。

而且,部分补贴商品仍有库存,甚至有瑕疵。

当然,卖得好的肯定不会得到补贴。

1快节奏的时代,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

你可能一觉醒来发现手机里的120%优惠券无处可用。

消费行业的战斗非常激烈,并且没有永久的铁王座。

因此,随着新的消费趋势,对于本已拥挤的电商平台市场来说,洗牌已成必然。

但这轮洗牌很有趣。

如果把电商之间的战争比作打麻将,有吃、有摸、有打。

各方正在激烈地争夺作战和策略,突然出现了一对“王炸!”突然从天而降。

而这一对天王,就如同聚划算一样。

从天而降的聚划算,看似剧透,实则是第二个入场者。

2 早在2010年,聚划算就首创了“建团”玩法。

当时阿里巴巴的期望是推出一款电商杀手锏,内部被称为“倚天剑”。

从结果来看,聚划算的团建业务让阿里巴巴在电商大战中更加游刃有余。

但后来,随着集团业务的挑战,聚划算逐渐似乎被遗忘,静静地呆在淘宝首页的一个角落,成为众多品类栏目之一。

回顾2019年,电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更加聚焦于下沉市场、整合资源。

因此,聚划算又回到了电商大战的中心。

但这一次它卷土重来,用训练有素的双手战斗——左手握着百亿补贴,右手握着大品牌半价接力。

2019年双11,聚划算开始投入百亿补贴,成功填补了双11后的市场份额。

本次上线期间,对iPhone、戴森吹风机等大品牌实行了补贴,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很多电商平台实际上已经做了数百亿的补贴。

一些电商平台结合病毒式营销释放了第一批红利,时机极其精准。

然而,通过盲目补贴成功吸引的大量客户以及被诟病的质量控制问题却不容易计算。

一旦失去平衡,就如同被七伤拳打在自己身上一样。

用户的损失将得不偿失。

仔细一看,聚划算从2019年12月开始就一直在发放百亿补贴,力图福利常态化的正是阿里。

它希望利用补贴彻底改变电子商务格局。

从某种角度来说,聚划算现在做的本质已经跨到了电商的消费维度,而是跨到了基础设施上。

聚划算杜绝盲目补贴,将补贴视为用户需求和整体战略布局的一部分。

当年的阿里云就是这样。

一度被认为是浪费金钱和概念炒作。

现在回看阿里云,无数小公司摆脱了自己搭建服务器的成本,成为了很多中小型互联网公司的生存基础;支付宝作为电子支付的基础设施,也成为当今众多电商平台的发展土壤。

所以我们也不难理解阿里巴巴为何如此重视聚划算百亿补贴和大品牌半价接力。

聚划算的百亿补贴不仅仅是为了分得市场份额,更隐藏着底层重建电商产业链的野心。

而这种在线下的长期布局,正是阿里巴巴一直在做的事情。

作为一家以“战略”着称的巨头公司,阿里巴巴的商业思维是向更高维度发展的。

3聚划算的底气在哪里?首先,更多的钱,嗯,这非常简单。

阿里巴巴友好企业的大旗要树立得牢固,资金支持是核心。

兵马待粮草先行。

资本市场的竞争有时候就是看谁的根基更耐烧。

拥有很多钱听起来很俗气,但在商场如战场的背景下,却是很真实的。

例如,从1898年到己亥年,各种电视节目的赞助成为各公司的主战场。

选择一个高收视率的主场对于品牌来说极其重要。

而聚划算一口气赞助并赞助了北京、江苏、河北、黑龙江,再加上一个互联网直播bilibili。

基本上可以随意改,都是聚划算。

我只能说,只要你有钱,你就可以为所欲为。

2019年,聚划算不仅参与了几乎所有活动节点,而且在大部分活动节点中担任了C位。

淘宝对聚划算的战略倾斜很明显。

其次,聚划算的基础在于其背后优秀的供应链支撑。

供应链依赖基础,首先要有钱,其次要有正确的策略。

今年年初疫情席卷全球,对平台供应链是一次不小的考验。

疫情期间,各平台第一时间响应,聚划算最快在湖北武汉建立口罩渠道。

整个疫情期间,专门拿出了数百亿的补贴来补贴口罩的价格。

同时开展“宅家防病毒”活动,控制家居用品和防病毒产品的价格和成本,让大家宅在家里不用担心生活必需品的价格。

真正精彩的布局都在外面,更精细化的操作在《爱心助农》节目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疫情期间,聚划算的“爱心助农”计划不仅帮助了受疫情影响、产品滞销的农民,还开辟了数字化运营销售,支援疫区。

由于聚划算长期帮助偏远地区滞销农户建立销售渠道,赢得了农户的广泛信任。

在下沉市场的生产者层面,他们已经领先了一步。

深耕下沉市场,会带来更加完善的供应链,自然会让我们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更有准备。

阿里巴巴愿意将部分金融支持投入到一些看似不会“直接带来效益”的领域,比如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然而,在这个过程中,聚划算的百亿补贴却从未落到实处。

被打断。

短期收益还是长期品牌号召力和美誉度,阿里巴巴的选择一直都比较明确。

聚划算正在利用补贴的方式降低买家和卖家的共同成本,成为连接买家和卖家的新基础设施。

最后,电子支付、阿里云等其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也是巨大的帮助和信心来源。

自信的聚划算对于新的销售方式也感到得心应手。

4、“补贴常态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面对传统重大促销节日的物流压力。

我们也会把市场下沉,让我们能够长期享受优惠和正品折扣,让大家习惯低价,习惯这种“想买低价正品就去”的思维模式。

到聚划算”。

通过三个月“百亿补贴”的持续投入,聚划算已经开始下沉市场。

不过,聚划算并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利用补贴、降成本等手段压低价格,向市场输送正品。

在烧钱的同时,我们也努力把品控放在第一位,避免出现其他电商平台因品控不严而盲目降价、补贴的尴尬局面。

毕竟没有人的钱是天上掉下来的,你只能享受到低价的正品。

这是王道。

因此,聚划算既然有钱,阿里巴巴就不能毁掉它的品牌——聚划算下一步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其百亿补贴品牌更深入人心,并将补贴落实到常态化。

只有这样,国内电商的补贴攻坚战才能站得更稳。

而在这个购物和战斗的过程中,最终的受益者将是我们消费者。

而当我们习惯了这种消灭泡沫的绝对折扣,真正让享受补贴和福利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时,我们就不再回答原来的消费水平了。

这对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也将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的风暴。

作为消费者,获得实惠就足够了。

都在打着百亿补贴的旗号去抢生意,可见大家都盯上了同一块蛋糕!纵观近两年,淘宝和京东或许还在继续与拼多多进行对抗。

当时,网络上广泛流传着各种关于拼多多的山寨笑话,但正是在“9.9包邮”的策略下,拼多多迅速实现了“占领农村”,下一步就是“围剿”城市”——抢占阿里巴巴和京东的市场份额。

因此,拼多多需要做的一件事是:去掉山寨标签,二是保持自身的低价策略优势。

前者拼多多推出了品牌店(类似天猫),后者则发起了声势浩大的“百亿”营销活动。

“补贴”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利用低价进一步抢占市场。

大佬们一开始可能不以为然,但看到拼多多的增长势头和股价表现,谁都坐不住了。

2019年,拼多多多年活跃买家达5.85亿,GMV(平台交易额)突破万亿大关。

阿里巴巴用了14年、京东用了20年实现的目标,拼多多只用了5年。

当老大哥开始嫉妒拼多多的市场份额时,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在谈到如何触动消费者时,大家都选择了同一个“百亿补贴”的战略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