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通信电子电路:从基础原理到工程应用

时间:2023-06-28 00:50:30 信息发展

通信电子电路:从基础原理到工程应用

通信电子电路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磁与无线通信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主要介绍通信系统中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非线性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在通信中的典型应用。本文旨在总结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收获,以及对未来学习和工作的启示。

主要内容

本课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选频网络:介绍了串联和并联谐振回路的特性和分析方法,以及抽头和耦合回路的设计原理和应用。

2.高频谐振放大器:介绍了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和高频功率放大器的分类、质量指标、计算方法和动态特性,以及晶体管倍频器的原理和设计。

3.高频振荡器:介绍了反馈型振荡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起振条件、平衡条件和稳定条件,以及三端LC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结构和特点。

4.调幅:介绍了普通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单边带调幅和残留边带调幅的原理和频谱特性,以及各种调幅电路和检波电路的工作方式和优缺点。

5.调角:介绍了调相和调频的关系和区别,以及调角的频谱特性和频宽计算方法,以及直接调频、间接调频、相位鉴频和比例鉴频的原理和电路。

主要收获

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收获了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构建了高频电子线路的系统知识体系结构,掌握了通信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高频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

2.掌握了非线性电子线路分析方法,能够运用串并阻抗转换、等效噪声温度、负载线图等技巧进行高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3.理解了调制和检波的概念和目的,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场合,以及选择合适的检波方式进行信号恢复。

4.培养了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结合工程实际考虑高频电路的稳定性、效率、抗干扰性等因素,进行优化和改进。

5.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通信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未来启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对通信电子电路有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专业课和实验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我也意识到了自己在以下几个方面还有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高频电路的仿真和实验能力还不够强,需要多加练习和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高频电路的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需要多加复习和巩固,提高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3.高频电路的前沿动态还不够了解,需要多加关注和学习,提高更新能力和竞争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