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Web前端 > HTML

明道云在制造业的五个实施案例及建议

时间:2023-03-28 12:37:04 HTML

1、关于柳州智行源我公司从事企业管理咨询。最早在为客户提供企业解决方案时,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在企业管理流程落地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企业进行培训,但没有相应的数字化工具来帮助我们。在使用明道云之前,我们过去也尝试过使用一些低代码的工具,比如上海锦,剑道云等,但是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太好用,并没有满足我们的期望。2020年,机会出现了。我在广州认识了明道云的同事。经过前期的一些实践,发现明道云更适合我们的需求,于是开始正式搭建一系列的应用。让我分享一些我们的管理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以绩效为中心、管理目标化、流程标准化、业务数字化。企业管理是围绕组织绩效的提高进行的。无论你使用流程化手段还是数字化手段,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绩效。以业绩为目标,确定公司年度目标。任务。二、明道云在项目中的实践1、人脸智能考勤。在应用明道云实践的过程中,客户满意度是比较高的。第一个实践是人脸智能考勤系统。一开始,我们并没有想到用明道云来连接客户的设备,因为从这个角度来说,零代码的概念其实已经被超越了。必须要做一个接口才能和设备连接,但是当时客户有这样的需求,所以我们只能着手研究。市场上客户找的考勤软件,包括智能考勤机,里面确实有考勤模块,但是考勤模块里面的规则和公司的实际情况不符。而且,考勤机识别出员工的考勤状态后,数据是存储在机器里的,没办法直接分析。每个月都要人工检索和整理。而我们相当于一条龙服务。考勤机员工刷脸数据直接接入明道云后台,自动判断是休假、正常考勤还是其他情况。包括很多考勤机没有的请假功能,我也都做了进去。每天,明道云都会自动收集数据。部门有多少人迟到,有多少人缺勤,有多少人正常上班,一目了然。在每个月底,这些数据也会按月自动汇总,生成相应的分析报告。我们的客户也提出了一些非常详细的要求。比如员工早上8点上班,要求超过8分钟算迟到,超过半小时算旷工。我们可以快速解决这种详细情况。.2、汽配报价管理汽配是大批量生产的,数量一般在10万个起步。接到订单后,可能需要10万辆才能盈利。因此,零件进来后,首先要考虑的是报价是否准确。比如我报的成本是20元,但实际成本是21元,一件亏1块钱,但是10万件就是这单亏了10万元,所以我们的客户对报价很谨慎。有时,OEM报价的时限非常紧迫。另外,一般的轴承零件由多少材料制成,每个零件有多少道工序,具体到这个级别的BOM,才能使报价相对准确。有些部分还处于OTS阶段。在持续改进过程中,会导致零件或工艺发生变化,影响成本,需要重新报价。有了明道云,我们可以调用历史数据进行参考。在原来的基础上做一些调整,重新提交,系统会自动计算,新的报价结果很快就会出来。3.质量QMS第三个是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QMS。在很多标准模块中,其实都有质量标准范围。例如,尺寸的公差被认为是合格的。但是,我们有很多汽车行业的统计表,并不是那么简单。例如,下表检查了汽车零件中绑定件的间隙。表的非结构非常复杂。我们用常规的优质软件很难做到,除非我们进行二次开发。但是我们使用明道云,通过对表结构的分析,实现了可以在手机端轻松填写报表,最后自动生成统计结果。4、做了几个装备制造业务全面数字化的项目后,我们慢慢开始思考,明道云的能力极限在哪里?能达到什么程度?我有一个朋友是专门做设备的,比如工厂里的一些定制化设备,比如夹具,焊接工具。他们尝试过用友、金蝶等大厂的ERP,但感觉不好用,根本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我们刚才讨论了这个问题,之前我们也想过为装备制造业提供解决方案,因为这是细分行业中解决方案比较空缺的行业。既然有了明道云这个工具,我们将尝试构建整个业务流程,包括早期的销售线索到后续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比如订单报表处理、采购需求生成、工单生成、采购入库等一系列质量模块,最后还要为它们计算成本。在为装备制造业做解决方案的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与客户进行互动。一开始我们给客户展示了一个样机,他们可能觉得很适合他们,但是在实际做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没有考虑到很多细节。于是我们开始不断迭代。在帮助客户的同时,我们自己的产品也在不断优化。一年后,我们只从一开始就跟踪整个项目,后来我们成功地自动收集了每个项目的成本。所以我们可以验证的是,明道云其实是可以为中小企业做这样的一站式应用的。还可以做一个更复杂的发票系统。5、汽车厂物流WMS后来又做了一个汽车厂的WMS系统。这个项目和前面几个不同的是:在装备制造项目中,我们创建了大概96个表单,但是在物流行业,虽然只有50个表单,但是业务处理量要大很多。我们的客户是一家整车厂,每天都会从全国各地200多家供应商那里发材料到工厂。入库后,计划员开始确定哪些材料满足当天的交付需求。如果他发现无法满足交货需求,他会向主机厂报告今天生产计划中的某些零件没有到货,需要加急或调整生产计划。客户确认方案,然后根据节奏按照相应的配送方案进行配送。我看了这几天的数据。每天入库单61个,入库物料268个,物料件11万个,出货任务2940个,备料完成723个,出货单完成2192个。也就是说我们的数据量其实是非常大的,每天都有几千条数据在里面运行。中午我们又做了一次统计。最大的数据是发送和接收表。三个月来,里面已经有四万到五万条数据。由此可见,复杂、大规模的业务数据处理,其实明道云也可以做到。3、不同制造企业的情况我们接触过二三百家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可以简单的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如何定义业务类型?我国的一个标准是,1000人以上的企业称为大型企业,300-1000人的企业称为中型企业,300人以下的企业称为小型企业。但是现在可以调整了,因为工厂的精益程度不如以前了。500人以上可以算大企业,200人以上可以算中型企业,200人以下可以算小企业。当然,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判断。的。像艾默生这样的大企业,他们公司里面有很多系统。除了核心的ERP和面试系统,没有用到明道云。其他场景使用明道云搭建。总共有100多个应用程序。由此可见,他们公司的分工非常细。这类公司也有比较完善的IT团队,业务人员素质比较高,工作时间也比较稳定。因为员工的业务做得好,可以控制每天上下班的时间,也有一定的时间去学习如何用明道云搭建应用,所以这样的企业更容易对内推广零代码应用平台。第二个中型企业,其实大部分也使用ERP系统。很多大企业用SAP,中型企业用国产的金蝶和用友。这类企业对系统的需求也很多,但是公司里的IT团队一般不超过5人,业务人员比较忙,所以很难搭建应用。还有一家员工不到200人的小企业。这类企业经常说他们使用了所谓的ERP系统,但他们可能只使用了财务模块,或者更多的是分配和存储模块。这种情况往往用不好。同时,我们发现用友和金蝶上的小企业很少。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定制化的品牌,一些细分行业的ERP,更适合自己的实际业务。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业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往往不高,不愿意使用明道云来建设。我们必须考虑直接为他们构建它。4、制造业的数字化我们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发现大企业的数字化程度不一定好。一些大型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仍然使用Excel电子表格。也有很多企业在SAP上花了千万,好不容易用上了配送库存和财务模块,还是会出现系统库存与实际仓库库存不符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企业分工很细,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很高,如果业务流程没有梳理好,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我们还发现,一些员工人数少于100人的小型企业使用ERP非常好。他们把采购、销售和库存,采购订单和销售订单都搞定了,把所有的应收应付都录入了财务数据,实现了业务和财务的一体化。相对来说,小企业实施ERP比较容易,因为涉及的人员和岗位较少,而且小企业一般都是一个人负责多个岗位。如果使用标准的ERP系统,员工可能会觉得操作起来特别繁琐,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五、决定数字化成败的因素业务系统能否成功上线,我认为有两个因素。一是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二是数据的标准化程度。只要这两个因素符合规范要求,就比较容易上系统成功。6.我们的建议最后,让我分享一下我们在实践中的总结。1、把握实施方向首先,作为明道云的合作伙伴,我们为客户提供系统或解决方案的方向是什么?前面说了,我们不太可能用明道云来为一些大企业提供ERP、MES等核心系统,但是我们可以把明道云作为一个工具介绍给企业,对大家进行培训,尽量让他们用起来。以实际情况为准。业务需要构建应用程序。对于中型企业,业务人员可能自建意愿不强,学习意愿不强。可以请实施人员实地考察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方案,然后根据自己的需求构建应用。我们对小企业的建议是,你不需要说太多,直接问问对方有什么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直接把解决方案给他,给他们提供一个原型,在过程中进行调整。使用过程。二、调整实施思路二是实施思路。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不规范的企业很难使用标准的ERP,因为他们无法按照ERP中设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操作,大多数企业不愿意花很长时间来梳理自己的业务。所以,明道云在向中小企业介绍的同时,也是在为他们做管理咨询。我们会告诉他们哪里的数据需要整理,某个业务流程原来是这样做的,以后要做什么。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先开始跑,不可能一下子按照标准的ERP流程走。循序渐进,遇到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解决方案。基本上我们的系统做完之后,三个月内肯定会上线,可以用。使用后,我们可以慢慢调整其他细节。比如之前物料编码管理不规范,一直懒得重新清洗,一件物品有多个编码的情况也很多。那么我们在使用明道云的过程中就会逐渐发现这个问题,倒逼企业规范物料编码,提升管理水平。3、了解明道云工具的边界。我们还需要明白,明道云并不是万能的。比如有客户提出在小程序上登录,供外部用户使用。那么我们可能需要结合Zion的工具,或者需要对外做一个API接口来扩展这些能力。4.考虑用户的角色态度在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我们必须把自己带入用户的角色来考虑问题。你在使用系统的时候,觉得它好还是麻烦?我们曾经做过一个设备检测应用。最早的解决方案是让员工点击进入设备,然后点击创建一个新的设备巡检表。创建完成后,表格为空,必须将检验项目导入到检验表格中,然后可以填写每项检验内容,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完成抽查操作需要很多步骤。客户看到后非常不满意。他们想在每台设备上贴一个二维码,扫码就可以直接对设备进行检查,还可以知道检查人员、操作时间、检查设备等信息。我们想,这确实是可以实现的,而且从用户的角度来看更方便。因此,还是需要站在用户的角度,努力寻找符合当前业务场景的最优方案。本文来自于明道云2022秋季合作伙伴大会上柳州智行源CEO魏友聚的演讲。经过校对和编辑,被编入演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