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应用 > MongoDB

MongoDB实验报告: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时间:2023-07-02 19:54:40 MongoDB

MongoDB实验报告: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MongoDB是一种非关系型数据库,它以文档的形式存储数据,具有高性能、高可扩展性和高可用性的特点。本文旨在通过实验测试MongoDB的数据存储和查询效率,并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MySQL进行比较。

实验环境和数据集

本实验使用了两台服务器,分别安装了MongoDB 4.4.6和MySQL 8.0.25,操作系统为Ubuntu 20.04。两台服务器的硬件配置如下:

本实验使用了一个公开的数据集,即Stack Overflow的帖子数据,包含了从2008年到2020年的约6000万条记录。每条记录包含了以下字段:

1.Id:帖子的唯一标识符

2.PostTypeId:帖子的类型,1表示问题,2表示回答

3.AcceptedAnswerId:问题的接受回答的标识符,如果没有则为空

4.ParentId:回答的对应问题的标识符,如果没有则为空

5.CreationDate:帖子的创建时间

6.Score:帖子的得分,由投票决定

7.ViewCount:帖子的浏览次数

8.Body:帖子的正文内容

9.OwnerUserId:帖子的作者的标识符,如果没有则为空

10.OwnerDisplayName:帖子的作者的显示名称,如果没有则为空

11.LastEditorUserId:最后编辑帖子的用户的标识符,如果没有则为空

12.LastEditorDisplayName:最后编辑帖子的用户的显示名称,如果没有则为空

13.LastEditDate:最后编辑帖子的时间,如果没有则为空

14.LastActivityDate:最后活跃在帖子上的时间

15.Title:问题的标题,如果没有则为空

16.Tags:问题的标签,以分号分隔,如果没有则为空

17.AnswerCount:问题的回答数,如果没有则为空

18.CommentCount:帖子的评论数

19.FavoriteCount:收藏该帖子的用户数,如果没有则为空

20.ClosedDate:问题被关闭的时间,如果没有则为空

21.CommunityOwnedDate:帖子被社区所有的时间,如果没有则为空

为了方便比较,我们将数据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个用于插入操作,一个用于查询操作。插入部分包含了前500万条记录,查询部分包含了后100万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