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周五),Linux之父、Linux内核总工程师LinusTorvalds在Linux5.8版本库中合并了一个PullRequest。将在Linux内核的代码和文档中用包容性语言替换master/slave和blacklist/whitelist。全文阅读:http://dwz.date/b2Xm该PR由Linux内核开发者DanWilliams于7月4日提交,他也是Linux基金会技术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并发表了多篇与Linux开发相关的文章。威廉姆斯是一名非洲裔美国人,在英特尔担任首席工程师。威廉姆斯指出,Linux内核是一个全球性的软件项目。目前很多国家都掀起了种族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非洲奴隶贸易(Africanslavetrade)也给非洲人民带来了巨大的苦难,而作为对不同种族开发者的尊重,科技界理应有更多的包容性语言.WilliamsPR的部分截图,查看全文:_lkml.org/lkml/2020/7/4/229_替换后遗症:新术语太多,缺乏统一标准未来Linux开发者需要用新术语来替换master/slave和黑名单/白名单。master/slave提议的替代术语包括:primary/secondarymain/replicaorsubordinateinitiator/targetrequester/respondercontroller/devicehost/workerorproxyleader/followerdirector/performerblacklist/whitelist提议的替代术语包括:denylist/allowlistblocklist/passlist值得一提的是,Linux该团队不建议使用确切的替代术语,让开发人员自行选择。据官方消息,在Linux内核的新代码和相关文档中,需要使用新的术语;在维护旧代码和旧文档时,或者某些硬件或协议规范有明确要求时,仍然需要master/slave和blacklist/whitelist。“技术政治正确”席卷科技圈。自5月底明尼苏达州发生乔治·弗洛伊德事件以来,全美近百个城市都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废除“黑名单”等种族主义用语。阅读更多《种族平权运动加速 GitHub、Go 废除 Blacklist 命名,技术政治正确?》支持这次重命名运动的公司和开源社区包括Twitter、GitHub、Microsoft、LinkedIn、Ansible、Splunk、Android、Go、MySQL、PHPUnit、Curl、OpenZFS、Rust、JPMorgan等。现在的Linux内核也成为了其中之一。不少学界人士支持改名,认为继续使用带有种族色彩的词语会加深和延续种族歧视。相反,一些科技行业人士持相反的观点。这真的毫无意义而且浪费时间。自己开发十几年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代码合并到master上的黑历史。slave、blacklist、whitelist是怎么来的我就不知道了,懒得理会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请求弃用master/slave的PR最终被合并到master中。我们曾经发起过文章《种族平权运动加速 Github、Go 废除 Blacklist 命名,技术政治正确?》中修改命名的投票,征求朋友们对修改命名的意见。结果如下:你如何看待master/slave、黑名单/白名单席卷技术圈的弃用和影响??欢迎与我们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