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攻击的威胁有多大?我们应该如何科学应对?应对网络攻击,必须打造安全大脑。相关数据显示,近10年来,网络攻击已从个人黑客发展为大规模、有组织的网络部队,攻击领域也在不断扩大,从联网计算机和信息网络向军民两用发展。和其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在数字时代,“一切都是可编程的”意味着软件中的错误无处不在。“万物互联”打破了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界限,也让网络攻击可以轻易侵入现实世界。“大数据驱动商业”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转移到互联网上,数据安全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应对数字时代有组织、大规模的网络攻击,依靠安装少数安全设备和安全软件来保证永久安全的想法已经过时。要树立动态、全面的保护理念。首先,要建设国家级分布式安全大脑,建立国家级网络空间和信息安全领导指挥机构,建立区域级、行业级安全大脑,使数字安全应急响应体系畅通无阻。涵盖所有数字场景。应对网络攻击,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眼睛和敏锐的耳朵。近年来,网络攻击的手段越来越多,从木马、病毒到漏洞、后门、假冒服务器等,相应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威胁隐蔽、无处不在,难以提前防范。智者听无声,智者见无形。无法感知风险是最大的风险。网络安全隐蔽性强。如果一个技术漏洞被隐藏了好几年都没有被发现,“不知道是谁进来的,不知道是敌是友,也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这是非常危险的。互联网把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窃听和黑客无处不在,国家安全可能遭遇无形的攻击。因此,维护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必须耳聪目明,知道风险在哪里。感知网络安全状况成为最基本的工作。要做到敌我已在,定期对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实时推进网络安全排查,实现威胁自动识别、风险阻断、攻击溯源。应对网络攻击,必须强身健体。当前,网络攻击的危害性越来越大,从以往的炫技、黑产,发展到平时攻击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窃取对方国家机密,成为首选的战争形式和重要的情报来源在战时。保护重大目标,防范网络攻击的重大危害,不能因噎废食、彻底断网,而要硬着头皮突破,强身健体。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高度重视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积极研发前沿网络技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积极参与网络空间国际治理进程,自主创新推动网络强国建设。科学应对数字时代网络攻击,需要打造安全大脑维护整体安全,锻造智慧耳目实现动态安全,锻炼强健体魄实现自主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