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了两年多风生水起的DRAM存储产业,自从进入2018年以来,已经明显疲态。今年下半年。建厂、研发、大规模进军存储领域,或将埋下行业长期供过于求的隐忧。现在不用等国产存储芯片量产了,各种应用的DRAM价格一个接一个崩,尤其是近几年在云服务器的带动下。中国对DRAM的庞大需求减弱,或将给产业带来致命打击。DRAM产业这两年的繁荣,得益于上游供应商的整合,使得产业秩序健康,而近因则是应用端结构发生质变。图|DRAM读取操作实例(来源:wiki)早期的计算机应用在整个DRAM产业中的占比高达90%。观察DRAM价格的变化,看电脑卖得好不好,几乎可以掌握全貌。然而,PC时代的结束,迎面而来的是手机盛世的到来,全球DRAM产业也发生了风云突变。智能手机和云服务器的兴起,以及DRAM应用的多元化,让产业更加健康。智能手机的兴起逐渐取代PC成为DRAM产业的主流,消费电子成为产业中小众的应用领域。此时需要掌握DRAM的供求关系,以及价格走势的难度都明显增加。过去几年,云服务器的需求上升,消耗了大量的DRAM产出。可以看出,DRAM的应用非常多元化。无论是供应商的整合,还是终端应用的多元化,DRAM产业结构都更加健康。这一波持续两年多的DRAM涨价潮,是受到云服务器DRAM需求出现的带动,包括Facebook、谷歌、亚马逊(Amazon)、腾讯、阿里巴巴等不断扩充网络存储系统。对于云存储和云计算需求的增加,带动了服务器DRAM的需求腾飞,吃掉了大部分的DRAM产能。然而,这些地区的需求势头在今年下半年开始明显放缓。此前,为应对需求的涌入,国际上游主要存储厂商纷纷增加服务器DRAM的产量。不过从下半年开始,需求端就出现了一些杂音,包括之前DRAM供应吃紧的时候,部分客户想要确保能够安心拿到货,有超售的迹象。综合这些因素,服务器DRAM的价格前景确实不容乐观。四季度各种DRAM需求明显减弱,现货价格低于合约价,出现“死亡交叉”。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rendForce的数据,韩国主要厂商在第四季度下调了服务器DRAM报价。预计第四季度价格将下降。高达5%。这也是服务器DRAM价格长期上涨以来,首次出现明显的走弱信号。由于云服务器在这波DRAM涨价潮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需求有所减弱。预计整个DRAM产业将在这里形成。反转向下的拐点。手机用的MobileRAM、电脑用的PCDRAM、消费电子用的ConsumerDRAM、云服务器应用用的ServerDRAM,价格都一一转弱。据TrendForce统计,第四季度,整体DRAM合约价下跌5%。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以来现货市场价格一直在走低,今年6月底正式低于合同价。目前现货价格比合同价低10%左右。这种情况通常被称为“死亡交叉”。这是一个不好的迹象,表明未来的合约价格将被现货价格压低。不过,回顾年初DRAM产业的氛围,依旧是晴空万里。韩国存储巨头三星和SK海力士在第一季度继续提高标准、服务器、消费和移动DRAM的价格。缺货是最糟糕的。由于全球对云服务和云计算需求的出现,以及服务器DRAM的高端规格和价格,预计服务器DRAM的价格比智能手机的移动DRAM高出20%.因此,有能力的Storage厂商在产能配置上会逐渐转向服务器DRAM产品。英特尔处理器缺货,PC、服务器相继受到影响,将影响存储价格,加大跌幅。下半年存储价格走弱的另一个原因是英特尔新平台WhiskeyLake缺货,影响了电脑厂商的出货量,进而影响到整个存储行业的需求,影响价格。存储DRAM和NAND闪存。Intel的处理器供不应求,不仅是14nm++的改进版,量产半年多的14nm+CoffeeLake产品线也出现供不应求,对出货量造成影响整个计算机行业。会释然。(资料来源:Intel官网)TrendForce预测第四季PCDRAM降价,原先降幅约2%,但因Intel供不应求,PCDRAM消费或进一步减少,PCDRAM降价第四季度将扩大。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NANDFlash芯片的价格。服务器行业也是如此。在英特尔处理器短缺的阴影下,如果PC和服务器处理器芯片都缺货,存储价格将雪上加霜。英特尔的下半年原本是服务器新旧平台的过渡期。其至强可扩展系列处理器基于Skylake-SP架构设计。Grantley平台专为数据中心和网络基础设施而设计。业界原本预计,今年下半年,英特尔服务器平台将从Grantley转移到新平台Purley。眼看新老平台换新潮即将开启,英特尔产能不足的消息传来。未来这波缺货潮会不会扩大?也让人担心会波及到服务器领域,影响整个服务器行业的出货状况。明年将是国产自制存储芯片问世的重要时期。DRAM和NANDFlash芯片已经蓬勃发展了两年多。去年下半年,由于3DNAND良率提升,NANDFlash芯片开始导入量产。连续一年下跌,接踵而至的是DRAM价格的走弱,都反映了半导体景气周期的变化。过去一年,不仅全球存储价格走弱,还有一件大事就是国产自制存储芯片将开始进入验收期,明年将有机会小规模量产。各界担心国产存储芯片量产可能会打压全球DRAM价格,尤其是12英寸晶圆厂遍地开花,潜在产能不小。全球存储价格转为下行之际,恰逢生产DRAM的福晋建华、合肥长鑫,生产3DNAND芯片的长江存储等国内三大存储阵营开始试产。这不仅考验着存储行业的中长期供需平衡和价格走势,也考验着这三大阵营未来的经营走势。(来源:长江存储官网)与过去全球DRAM供应商只有6~8家的时候相比,供应非常混乱,每家都在争先恐后地扩产。另外,应用过于集中在PC单一行业,没有其他应用可以分担行业淡季。冲击的影响导致DRAM价格剧烈波动。但现在供应商已经整合为三个,大家都在克制扩张,所以整个行业板块还是比较稳定的。这种2-3年才出现一次的价格反转周期,其实反映了行业的良性轮动,是自然而然的。现象。不过,未来国产自制存储芯片蓄势待发,这无疑是世界上最不确定的大变数。在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无论是产能规划还是技术研发,都全力投入。不存在研发不成功的问题。只是期待什么时候量产。未来,国内存储厂商有机会拓展国际市场。互联网成为新生力量,韩美大厂将如何出手,也将影响全球存储格局的风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