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的第一部分解释了安装Arch基本系统的步骤。第二部分是在ArchLinux的基础上安装完整的deepin桌面。什么是深度桌面(DDE)?Deepin是一个基于Debian稳定分支的功能丰富且美观的桌面环境。深度桌面环境(DDE)是深度操作系统自主研发的桌面环境。它由自己的dde-kwin窗口管理器提供支持。深度桌面有一个漂亮的停靠区和许多预装的深度原生应用程序。Arch存储库中提供了这个令人眼花缭乱的桌面环境;本文介绍如何在ArchLinux中安装深度桌面。本指南安装深度桌面环境20.1。但是,其他版本的步骤应该类似。第1部分:安装ArchLinux如果你已经安装了ArchLinux,可以跳过这一步,直接进入安装深度桌面的部分。要快速安装基本的ArchLinux,请按照以下步骤操作。您还可以访问本指南以获取有关在双引导或虚拟机上安装ArchLinux的完整教程。下载ArchLinux从下面的链接下载ArchLinux.iso文件。这里有磁力链接和BT链接。下载后,将ISO写入U盘。然后从该驱动器启动。下载ArchLinux如果您打算通过GNOMEBoxes、virt-manager将其安装为虚拟机映像,则无需将其写入U盘。引导和配置分区从ArchLinuxISO引导后,您必须运行一系列命令来安装基本系统。首先,运行以下命令找出设备的标识符。fdisk-lfdisk-l上一个分区,然后使用此设备标识符,运行以下命令开始对磁盘进行分区。确保根据您的系统修改下面的/dev/sda参数。cfdisk/dev/sda在下一个提示符下选择labeltype=dos。选择可用空间并从底部选择“新建”选项。在此示例中,我将创建三个分区,如下所示:/dev/sda1-1G-for/boot/dev/sda2-5G-forroot/dev/sda3-1G-forswapcfdisk在下一个屏幕中,提供磁盘的大小启动分区(/boot)(在这个例子中,我给了1GB)。选择它作为主分区。对5GB主根分区(/)重复相同的步骤。更改交换分区的类型使用相同的步骤创建一个大小为1G的交换分区(您可以根据需要更改大小)。创建交换分区后,确保选择底部的类型并将其标记为“LinuxSwap/Solaris”选项的交换分区。在cfdisk的最终分区列表完成后,使用底部的“Write”选项将更改写入磁盘。请确保在写入之前进行备份,因为这是系统中的永久更改。在继续之前,请运行以下命令进行检查。在此示例中,您可以看到列出了三个分区。fdisk-lfdisk中的最终分区列表依次运行以下命令,在上面新建的分区中格式化并创建一个ext4文件系统。确保根据需要更改/dev/sda1和/dev/sda2参数。mkfs.ext4/dev/sda1mkfs.ext4/dev/sda2mkswap/dev/sda3swapon/dev/sda3完成后,安装系统并创建必要的目录。mount/dev/sda2/mntmkdir/mnt/boot/mnt/var/mnt/homemount/dev/sda1/mnt/boot再次确保根据你的系统更改/dev/sda1,/dev/sda2和/dev/sda3参数。准备文件系统安装基本系统希望您已连接到Internet。如果没有,请尝试使用USB网卡或有线网络连接,Arch安装程序会自动配置和检测这些连接。如果您没有可用的有线连接,请按照本指南使用ArchLinux安装程序配置无线Wi-Fi网络。依次运行以下命令,将基本系统安装到已挂载的分区中。下载大小约为400MB。pacman-Syypacstrap/mntbasebase-devellinuxlinux-firmwarenanodhcpcdnet-toolsgrub安装基本系统后,会生成一个文件系统表,没有它你就无法启动系统。genfstab-U/mnt>>/mnt/etc/fstab配置基础系统按照以下命令依次配置基础系统。这包括设置您的区域和语言、添加登录用户以及设置Internet。arch-chroot/mntnano/etc/locale.gen删除开头的#并取消注释您选择的语言环境。对于本指南,我选择了en_US.UTF-8UTF-8。按CTRL+O、Enter和CTRL+X退出nano。更改语言环境使用以下方法生成语言环境数据。locale-gen使用以下命令设置语言。echoLANG=en_US.UTF-8>/etc/locale.confexportLANG=en_US.UTF-8设置本地时区。ln-s/usr/share/zoneinfo/America/New_York/etc/localtime同样,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它们。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列出本地时区。ls/usr/share/zoneinfols/usr/share/zoneinfo/America使用以下命令设置硬件时钟、创建主机名并为Internet启用DHCP。您可以将debugpoint-pc更改为您想要的任何主机名。hwclock--systohc--utcechodebugpoint-pc>/etc/hostnamesystemctlenabledhcpcd下一步是为root用户设置密码,创建一个admin用户,并将该用户添加到文件中的sudoers。请按顺序执行以下命令。确保根据您的需要将用户名debugpoint更改为其他名称。passwdrootuseradd-m-gusers-Gwheel-s/bin/bashdebugpointpasswddebugpointcreateuser打开sudoers文件并添加以下行。nano/etc/sudoers添加以下行。由于您已经创建了root用户,因此该条目应该已经存在。rootALL=(ALL)ALLdebugpointALL=(ALL)ALL使用以下命令更新sudoers文件安装GRUB,设置初始Ramdisk环境并卸载系统。grub-install/dev/sdagrub-mkconfig-o/boot/grub/grub.cfgmkinitcpio-plinuxexit配置GRUB并重启系统。umount/mnt/bootumount/mntreboot现在你已经成功安装了ArchLinux基本系统。现在是时候安装完整的深度桌面了。第二部分:在ArchLinux中安装DeepinDesktop重启后,从GRUB中选择ArchLinux。在ArchLinux的提示符下,开始一一运行以下命令。这些命令安装Xorg服务器、Lightdm显示管理器和深度桌面组件。对于所有命令,使用默认包版本,即在询问时按回车键。安装Xorg和显示管理器。大约安装大小为80MB。sudopacman-S--needxorglightdm安装额外的组件和应用程序(大约550MB)。sudopacman-S--needdeepindeepin-extra安装完成后,通过修改Lightdm配置文件启用deepin欢迎页面。按照下面的命令。nano/etc/lightdm/lightdm.conf并添加以下行。保存文件(CTRL+O、CTRL+X)。greeter-session=lightdm-deepin-greeter在Lightdm登录页面添加deepin欢迎现在是时候启用显示管理器和网络管理器作为服务了。这样,它们可以在您下次登录时由systemd自动运行。重启如果一切顺利,你应该会看到深度桌面的登录提示。使用您刚刚在上述步骤中创建的凭据登录。你应该看到最新的深度桌面环境。ArchLinux中的Deepin20.1登录屏幕ArchLinux20.1中的DeepinDesktop总结希望本指南能帮助您在ArchLinux中安装DeepinDesktop。虽然这不是我的日常环境,但我发现深度桌面本身就很慢。可能是因为渲染和动画太多了,虽然是基于Qt构建的,但没有针对深度桌面进行适当的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