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但要验证”是美国前总统里根在1980年代讨论美苏关系时使用的标志性短语。有趣的是,他改编自俄罗斯谚语“doveryai,noproveyai”中的口号。现在,大约35年后,这个口号已被重新发明为区块链社区的名片。但是,我们说的是:不作恶,不能作恶。这个看似简单的表述却蕴含着复杂的含义,凸显了过去金融交易与当今金融交易的区别。原因在于区块链为机构和组织提供了从“不作恶”到“不能作恶”的途径。“不作恶”需要金融机构同时提供信任和验证,而“不能作恶”只需要金融机构提供验证。事实上,金融基础设施很容易被滥用。另一方面,区块链具有审计跟踪、高效验证方法和透明度,可以为机构和组织提供更大的控制和安全性。1.可审计性区块链为支付行业提供的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是可审计性。当某些东西放在区块链上时,它是不可变的,不能更改、伪造或删除。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许多欺诈行为源于犯罪分子篡改财务记录(例如2001年美国的安然事件)。安然证明人们可以轻易地改变金融体系。针对安然公司、世通公司等金融造假事件暴露出的企业和证券监管问题,美国国会制定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企业财务记录和报告、会计专业监管、证券市场等方面做出了诸多改变规定。新规定。这反过来又创造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合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大量人力被投入到控制中,人们不会更改记录或将不良数据放入财务系统和上市公司报告的事情中。在不变性方面,区块链创建了一个非常清晰、不可更改的审计线索。一条信息一旦进入区块链就无法更改,区块链的可审计性也可以显着提高安全性和合规性。2.身份验证区块链为支付行业提供的第二个功能是强大的身份验证方法。数字身份验证协议部署在区块链上,可以辅助验证个人和组织的真实身份,有效防止各种欺诈活动。虽然银行可以手动控制支付,尤其是超过一定数额的支付,但这个过程很容易出错或延迟,从而为欺诈创造机会。此外,网络钓鱼是金融机构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黑客经常收集银行登录信息、PIN、银行帐号和信用卡号等个人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侵入个人账户并窃取资金。3.透明区块链本质上是一个更透明的系统,任何人都可以验证一些控制、审计和平衡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看到数据或信息,这意味着任何关键参与者或一群人都可以验证某些事情是否正常工作。一般来说,当出现安全、欺诈或合规性问题时,通常是因为对应的东西在黑盒子里,难以检测而被利用。在某些方面,区块链技术照亮了黑暗的角落,创造了更高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并最终促进了创新。“不作恶,不能作恶”总结了过去和现在安全标准的区别。过去旧系统有信任和不信任机制,但区块链不存在信任问题,只需要验证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