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51届国际消费电子展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全球众多人工智能成果再次齐聚,令人眼花缭乱。随着全球科技变革的不断推进,人工智能已经大踏步走进了普通人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不再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科技词汇。对于创业者来说,尤其需要认真思考如何在有效应用中不断释放技术红利。从智能家居到无人驾驶,从图像识别到机器视觉,从数据采集到分析计算,从日常生活中的小型扫地机器人到仿真性极强的“世界最佳机器人公民”,新世界在一次次定义中技术变革。我们已经在不经意间置身于人工智能的环境中,传递简单的劳动,辅助优化思想,更深远的影响还在探索和实践中。不管怎样,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用好新技术造福人民才是正道。智能手机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最普遍的终端之一。有人说,手机已经成为人体的新器官。一部手机几乎记录了一个人完整的生活轨迹,也可以帮助人们完成大部分的日常工作需要。这得益于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能激发技术变革,甚至是检验人工智能发展成熟度和适用性的关键环节。从这个意义上说,一款手机能否赢得用户、赢得市场、赢得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应用技术的变革,尤其是“人工智能+手机”的实现。许多应用公司和手机公司都在等待5G时代的到来。如果说4G时代的手机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的感官,那么5G时代的手机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了人类的智能,一些超级应用可能会破土动工。以开放融合的态度鼓励人工智能发展是大势所趋。无疑,这是创新发展的重要“风口”。既要抓住机遇,又要用实际行动营造创新氛围。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出台,《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印发,从国家的顶层设计到具体的行动计划,让人很欣慰。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前景广阔,需要在“人工智能+”上不断开拓新领域,实现新超越。中国手机行业进入疲劳期,也处于转型的开端。产品要立于不败之地,技术要不落后于人,就必须主动调整,主动出击。以荣耀手机为例,其在2017年成为中国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的主要原因是新产品的快速迭代和技术的积累。与其被颠覆,不如颠覆自己。市场就在那里。能否找到打开市场大门的钥匙,取决于能否真正拥抱前沿技术,瞄准需求痛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