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消息,我觉得应该有四种解读。***:移动正在从消费者市场扩散到企业市场。这是一个趋势。在不久的将来,企业将更好地与移动设备结合,进入移动时代,iPhone和iPad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iPad,这个趋势并不吝啬。iPad销量下降。下降的原因根本上是定位和功能的问题。iPad作为娱乐设备出现,工具属性不强。它更像是一个玩具而不是工具。考虑到iPhone更大的屏幕(体验类似平板电脑)和与笔记本电脑的定位不同,这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市场空间。同时,iPad上的热门应用对硬件要求不高,消费者升级意愿不强(这一点可以百度PC升级推广)。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新iPad与旧款并没有本质区别。他们更替的动力只是一些经验上的改变,难免不足。与IBM合作推出企业级应用,增加iPad的工具属性,将增加iPad的市场空间,有效拉动销量。退一步说,就算这次合作失败,苹果也没什么损失。iPad对苹果来说不再那么重要,它变得不如Mac重要。能返老还童就好,不能返老还童。对于iPhone来说,也是一个利好。iPhone和iPad血脉相通,天生可以相通。与iPhone相比,iPad和iPhone还是有区别的,这种区别有时也不容忽视。如果iPad在企业市场取得成功,很有可能进一步带动iPhone在企业市场的销量,巩固iPhone在企业市场的霸主地位。众所周知,企业市场是最赚钱的市场,也是最稳定的市场。企业市场的需求是有迹可循的,不像消费市场千变万化、难以捉摸。企业市场一旦被占领,就意味着多了一个支点。眼下,GalaxyS6已经发布。据媒体报道,三星做得很好。预计它将赢回一些市场。会不会在新时代的手机界谱写一首《我,胡汉三回来了》,谁也说不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苹果的财报不会那么漂亮,iPhone会不再卖得那么疯狂,iPhone需要更大的市场空间和更稳定的市场。第二:从苹果的动作(智能手表、汽车)开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苹果正在寻找iPhone的继任者。iPhone几乎流行了一个时代,支撑了苹果这么多年。在以日新月异来形容变幻莫测的消费电子领域,难以想象一条产品线支撑一家巨头企业这么多年。没有人知道iPhone能用多久,是永远,还是很快。消费者是善变的,他们可以抛弃三星,当然也可以抛弃苹果。不管Apples(水果+苹果)是否愿意承认,没有了乔布斯,苹果就失去了魔力,失去了灵魂,就像宗教失去了它所崇拜的神一样。之所以脱颖而出,是三星弱,其他安卓弱。你不能总是期望你的竞争对手永远像猪一样行事。如果iPhone遭遇强势挑战,对苹果来说将是一场灾难。这种挑战不仅仅存在于想象中。三星正在改进,其他安卓系统也在改进。眼下,三星咄咄逼人,苹果能否继续称霸高端市场值得怀疑。此时,股价不易维持。乔布斯可能不关心股价,只想做出伟大的产品,但库克必须关心,这是由他的个性和在世界上的地位决定的。苹果股价暴跌不已,乔布斯仍任CEO,库克即将离职。苹果需要一个新的支点来支撑其市值。就目前的情况来看,iwatch已经没有了漫山遍野卖的潜力了。车虽好,想象空间也很大,但毕竟是多年后的事了。库克需要挖掘苹果的潜力(如果换成乔布斯,说不定就是个iwhat)。第三:这对IBM来说是一件好事。就在上个月,IBM开始了大规模裁员。据传裁员率达到26%,涉及11万名员工。我想如果一家公司做得很好,那么在没有如此大规模裁员的情况下,会有一些小的修补。26%,是一个痛苦的数字。事实上,IBM的业务已经连续10个季度下滑。硬件、软件、服务三大主业相继萎缩。更糟糕的是,IBM宣布将下调2014财年的盈利预测。这意味着IBM在短期内没有希望提升其业绩。尽管在某些市场IBM仍然是统治者,在某些市场IBM仍然是领导者(IBM为全球90%的银行、80%的航空公司和70%的企业数据提供支持),但这无助于解决困难重重,IBM需要增强活力。移动市场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IBM来说,企业市场动起来,意味着一个全新的领域诞生,IBM擅长的东西有了全新的载体。这样,它就有更多的活动空间。虽然硬件不是自己生产的,但IBM可以通过软件和服务赚取大部分(如果不是大部分的话)利润。因此,IBM愿意签署独家协议。要知道在企业市场,IBM还是一个巨头,苹果的iPad只是一个载体。虽然目前iPad是唯一的载体,但IBM还有其他选择。第四:IBM变了。变化是无所不包的。对内,20亿美元收购公有云公司Softlayer,12亿美元建设全球40个云数据中心,投资10亿美元研发PaaS平台BlueMix,10亿美元成立新沃森集团,出售x86服务器业务23亿美元卖给联想,15亿美元将芯片制造业务卖给GlobalFoundries,30亿美元投入新芯片研发……短短几个月,IBM就完成了超过100亿美元的并购。并购,再考虑裁员11万人的传闻,我们可以肯定IBM正在转型。这种转变不亚于郭士纳的“大象之舞”。在外部,IBM不再孤军奋战。在CEO格雷兰的推动下,苹果、微软、推特、腾讯等纷纷与IBM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前IBM不需要朋友,做公司的事情。现在,它开始纵横结合。当然,也不否认IBM的改变是被迫的。它想通过与更多公司的联动来保证自身业务的稳定性,但它改变了。苹果和IBM在一起,这是一件互惠互利的事情,对IBM来说更有意义。与此同时,IBM更为紧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