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用电量约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连续8年用电量以12%以上的速度增长。未来能源消耗占社会总用电量比重继续增加的行业不多——由于能源消耗高、增速快,节能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中心。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近日印发《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加快实施“东算西”工程。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国家综合算力网络国家布局建设、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枢纽节点。随着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对数据资源存储和计算的需求与日俱增。但与此同时,部分地区也出现了用电成本高、能耗指标紧张等问题。继续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困难重重,障碍重重。如何借助《方案》解决问题?北京、上海、深圳“不欢迎”数据中心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带动全社会数据总量爆发式增长。据国家节能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截至2019年,全国各类数据中心约7.4万个,机架总数227万个,用电量约600亿至700亿千瓦时。预计到2030年,数据中心的总能耗将在此基础上翻一番。“大家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就是在新建项目的审批过程中,对区域是否有能源使用指标、数据中心的PUE的考核越来越严格。”使用能量比,值越接近1,能效水平越好。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证实,受制于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耗总量等压力,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越来越“不欢迎”新建数据中心。“北上深等一线城市是数据服务必争之地,目前数据中心关键能耗指标管控越来越严,申请难度很大例如北京要求所有城区禁止新建和扩建数据中心,除非PUE低于1.4;上海要求对现有数据中心进行改造,PUE必须低于1.4;深圳提出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25即可享受40%以上新能源消费的支撑。”一位知情人士举了个例子。尽管如此,“数据中心就像水电一样,现在已经成为必要的基础设施,一线城市也无法将其完全赶出去。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秘书长卢天文坦言,近一半的数据中心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数据中心具有数据存储、计算等不同功能,计算可以带来增值收益。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一些数据中心只起到存储的作用,不直接产生价值。他们消耗大量用电,消耗能源消耗指标,除了缴纳部分电费外,对当地GDP的实际贡献十分有限,“西进”也面临着能源消耗的压力。和数据中心的绿色发展,《方案》提出了“从东向西数”的思路。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被视为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巨大的节点。这些各地区将“积极承接全国范围内的后台处理、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打造全域非实时算力国家“保障基地”。然而,在很多人看来,高能耗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东进西出’可以缓解东部城市能源消费压力,促进西部可再生能源消纳,从整体上降低能源消费消耗力度。但也要看到,压力西部很多省份的能耗也很高,比如上述人士说,“十三五”期间,内蒙古12个盟市没有一个达到降低能耗的目标数据中心布局集中的乌兰察布、鄂尔多斯等地,因能源消耗“双控”未见成效。记者还发现,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各地区2021年一季度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中6月3日,宁夏、贵州等地能源消费总量出现二级预警,云南能源消费强度与能源消费总量持平在。陆天文表示,内蒙古、云南、四川等地的电价越充裕、越便宜,越能吸引一批“隐蔽”的数据中心或伪装成数据中心的挖矿中心。“他们经常‘摸黑做工,偷建、偷租,连立项手续都没有,更不用说提交节能报告和评审了,后期节能监测也很难发现。消耗宝贵的资源,不不仅不产生价值,还增加了当地能源消耗的负担,百害而无一益。”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永振认为,即使使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供电的实现并不意味着数据中心的低能耗。“如果不优化IT设备的功耗,从节能的角度来看,无论使用何种电源,数据中心的功耗都不会发生变化,绿色化背后的能耗压力依然存在。而且能耗越高,绿色电力用量越大。如果绿色电力不实现市场化和低成本化,数据中心运营商的能耗和运营成本仍将是一个大问题。从能源用户到能源“产消者”上述国家节能中心人士指出,数据中心节能是一个大问题,一个系统项目需要从规划、设计到运营等环节挖掘潜在的节能空间。“不仅要简单应用高效设备,还要选择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科学的供电方案和供电设备,选用低能耗设备,合理布局空调机组的制冷方式和运行方式。模式、精细化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吕天文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产业升级较早,高耗能项目基本腾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前提是关停一些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化工、钢铁等高耗能行业,避免低端、冗余行业占用过多指标,为数据腾出空间通过平等替换中心。数据中心本身效率也是关键。据陆天文介绍,供配电、IT设备和新风制冷分别占数据中心能耗的10%、60%和30%左右。“目前,大家更关注基础设施用电效率。对于耗电最大的IT设备,缺乏能效标准和改造参考。即使是老旧数据中心的节能改造,也缺乏能效标准。”没有技术方案和业界普遍认可的龙头企业,实现产品节能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固然重要,但没有标准,是不可能设计和实施的。不少专家还建议,数据中心可以作为能源综合服务商,进而为所在区域提供服务,扭转“高能耗”形象。“数据中心完全可以成为具有能源生产和消费双重身份的能源‘产消者’。作为传统的能源消费者,数据中心节能降耗的首要任务是降低负载侧能耗。同时,数据中心还可以转化为能源生产者,例如数据中心冷却余热占总能源消耗的40%以上,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可以提供大量低品位热源。王永振建议,在有条件的地区,可将数据中心纳入能源体系规划,与当地供电网络、供热网络等基础设施统一实施政策,在解决高供热问题的同时,提供优质的综合能源服务。能源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