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13转眼就到了Beta8,Android10的正式发布也指日可待。如今,在苹果和谷歌自家的应用中不难找到。在系统更新正式版发布之前,很多应用程序已经适配了深色主题或深色主题。它们的具体实现效果略有不同:像Twitter这样的深蓝色背景也被谷歌广泛使用在自己的应用中,有些应用甚至为OLED设备内置了纯黑色主题……作为系统级的特性从macOS、Windows全面推进到iOS和Android的深色主题似乎迎来了自己的“元年”。深色主题的必要性无论拥有多么强大的主题引擎,是否拥有深色主题已经成为很多人在评估一款应用设计时的“必答题”。三种常见主题为什么需要深色主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自然是出于健康方面的考虑。几乎所有的智能手机都配备了自动调节屏幕亮度的功能。这个功能的意义在于,当我们所处环境的光线亮度发生变化时,让手机屏幕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显示亮度——既不会因为太暗而难以辨认屏幕内容,也不会不会因为太亮而刺眼。夜间环境光与屏幕亮度的明暗差距会被放大|图片:Pixabay如果我们身处漆黑的夜晚,这种环境与手机屏幕亮度之间的明暗差距会被进一步放大,亮度对比带来的视觉刺激会更加明显。一个稍微极端但很常见的例子是,如果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长时间盯着高亮度光源,当高亮度光源熄灭的那一刻,我们几乎看不清周围环境的轮廓,此时的肉眼。会变成漆黑一片(过段时间会恢复,跟杆状细胞有关系)。因此,尽量降低屏幕的亮度,缩小屏幕显示的内容与环境光强弱的差距,是我们能够在夜间舒适玩耍的重要前提。OLED屏幕广泛应用后,其黑屏显示和不发光的特性,也让进一步降低屏幕亮度成为一种选择。可能的。不过,对于OLED屏幕来说,使用深色主题对设备续航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是人们热衷于深色主题的原因之一。在去年底举行的2018安卓开发者峰会上,谷歌首次公布了自己关于OLED、深色主题与手机续航关系的研究成果:深色主题可以同时降低OLED设备的功耗亮度提高63%%;在以最高亮度显示单色静态画面的情况下,耗电量从少到多的顺序是黑、红、绿、蓝、白。谷歌自家应用在浅色/深色主题下的功耗对比不难预测,就像今年各大厂商都或多或少在自己的生态体验中内置了“数字健康”功能。未来两年,主题也将成为移动操作系统平台的一大趋势。“纯黑”只是一种选择,但在部分用户期待“深色主题时代”全面到来的同时,也有另一种声音认为深色主题的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护眼”。问题在于OLED和纯黑色主题。如果我们根据谷歌上面公布的研究结果,自然会得出“在理想条件下,在OLED设备上使用纯黑色主题是最省电的”这一结论。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真正的黑色主题作为额外的夜间模式选项。但这些看似“良心”的OLED题材,从设计规格和实际观感来看,并不完美。背景rgb0,0,0,账户名255,255,255,但整体内容灰度高达180,180,180,色彩对比度10.12:1。以谷歌为例。在最新的MaterialDesign设计指南中,谷歌将深色主题描述为“默认主题或亮色主题的必要补充”,这种必要性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条件——除了尽可能降低屏幕亮度外有可能,一个优秀的深色主题设计也应该满足最低的色彩对比度要求。所以谷歌不推荐深色主题与纯黑背景盲目搭配的第一个原因,其实是从无障碍设计的角度出发。这种色彩对比要求其实在Android10中已经有所体现:在最初的Beta1测试版中,我们可以看到PixelLauncher中出现了大量纯黑色调的深色UI,包括长按桌面的弹出菜单、应用快捷方式等。方法列表等;并且相同的UI在后来的Beta4中被替换为灰色,基本颜色为#121212的灰色,不同界面的明暗略有差异。谷歌推荐的深色主题颜色使用灰色而不是纯黑色作为深色主题的主色,主要原因是对比。具体来说,Google在MaterialDesign深色主题的设计规范中规定了以下原则:对比度:深色界面与纯白文字主体的对比度至少为15.8:1级别:在有高度的界面元素上,使用更亮的颜色体现层次感满足《Web 内容可访问性指南》规定的4.5:1标准限定色:主界面设计深色,小部分区域使用合适的强调色(亮色、去饱和色)或亮饱和色)与黑底纯白文字相比,灰底能够在保证足够的文字可读性的前提下营造出更舒适的对比体验,真正降低用户的视觉疲劳。但是,谷歌建议使用深灰色而不是黑色作为深色主题的主色。另一个原因来自MaterialDesign本身。图层对于深色主题仍然非常重要。MaterialDesign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了数次更新和变化。起初,谷歌在这种设计语言中所坚持的,到头来是自我否定,夜以继日地改变,有的自始至终都没有改变。-阴影和图层正是后者。光影的变化往往伴随着明暗的交替,但在纯黑的背景上,所有的投影都会失去意义。换句话说,纯黑色背景虽然解决了夜间使用太亮的问题,但也抹杀了MaterialDesign的本质。但是深灰色可以很好的让不同的界面元素在深色主题下保留清晰直观的层次关系,不至于破坏MaterialDesign的核心特性。这里谷歌引入了“面光源”的概念。表面光与Z轴高度相关例如:当一个深灰色组件的Z轴高度较低(离用户较远)时,表面光比较暗,而当该组件的Z轴高度向上凸起(离用户越来越近),投射到这个组件上的光强度增加,组件表面的亮度越来越高,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浅色主题使用阴影来体现层次,深色主题使用高光。完全适配无障碍模式,类似浅色模式的观感……对于OLED设备来说,纯黑色背景可以达到最佳的省电效果,但无障碍设计始终是一个移动操作系统交互设计在适配深色主题的过程中,不宜直接因为窒息而放弃MaterialDesign的核心特性。因此,适配深色主题并不是“换成纯黑色背景”那么简单。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国内应用能够尽快按照平台设计规范适配更舒适的深色主题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