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三大运营商明确SDN价值,要求现网引入路线成为重点

时间:2023-03-13 00:12:34 科技观察

中国IDC8月30日报道,云计算规模化需要可靠、高性能、可横向扩展的网络支持,但传统网络架构存在灵活性不足、管理复杂、成本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如何快速响应业务成为下一代网络建设必须面对的挑战。为此,当前的网络设备正在从“软硬件一体化”向“软硬件分离”发展。其中,SDN(软件定义网络)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SDN控制面与转发面分离的概念也很重要。未来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那么,SDN究竟是对现有网络的合理改造,还是网络架构的一场革命?在昨日举行的“2013全球SDN与开放网络峰会”上,CNGI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吴鹤权指出,有人将SDN视为未来网络的主要支柱,但是否SDN能否担当起如此重要的任务还有待检验。但是,由于SDN的实施可以运行在与现有IP系统不同的系统上,因此也可以在现有IP系统下实施,也就是说SDN可以在现有网络上实施。所以,既然SDN有用,现在就要发展起来。在现有网络系统中应用SDN的方法。颠覆现有网络架构:SDN挑战依然巨大SDN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网络模型或网络架构概念。我们知道传统的网络架构有一个无法克服的弱点——可控性,而SDN的概念就是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平面和转发平面分离。路由器等网络硬件设备只保留转发平面和控制平面。权力交给企业自己,实现“软硬件分离”,彻底颠覆现有网络架构。SDN的目标是通过硬件和软件的解耦和隔离,实现网络虚拟化、IT和软件,符合IT低成本和多样化的大趋势,即硬件负责性能,软件负责。负责职能。在过去的一年里,SDN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步伐不断加快。已收购约20家相关厂商,交易金额近百亿美元。达到新高。尽管SDN的发展速度惊人,但SDN本身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吴鹤权指出,首先,SDN是无连接的还是面向连接的?他指出,传统的电信网络是面向连接的,具有很强的信令功能。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是分开的。有集中的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而互联网以无连接模式工作。是的,传统的互联网控制面和数据面是一体的,很难将两者分开;而MPLS是面向连接的,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平面,当然,它并没有将两者完全分开。控制平面与数据平面分离。第二,控制SDN的是控制平面还是管理平面?吴贺权认为,要实现物理与逻辑、转发与控制的分离,还可以采用无信令的网管系统,即发挥管理平面的作用。传输网络中使用的ASON就是基于这个原理;但是,使用管理面实时操作比较困难,但是用信令控制是可以做到实时的,但是传统电信网络的信令是控制语音的,只有在建立连接的时候才起作用并删除。“因此,如果在互联网上引入信令,信令只能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对每个数据包进行操作,所以信令的工作量会非常大。”吴贺权进一步指出,以普通语音为例,100-600每个语音比特只需要一个信令比特,而微信的数据比特和信令比特几乎是1:1,也就是说,如果信令控制是对Internet的每个数据包进行的,信令量巨大。还是那句话,SDN是大网络还是小网络?吴贺权表示,SDN是从IDC开始的,在大网络上使用是基于全局优化的。路由器只是单纯的做转发功能,但网络计算量大,信令复杂,可能无法收敛,从而可能造成网络震荡。“同时,SDN强调控制面的集中化,整个网络是集中化还是划分成几个控制域?另外,核心网主要是转发和传输功能,与业务的关系并不密切。”使用SDN的优势可能并不突出;接入网往往是用户专用的,所以采用SDN意义不大;另外,由于管理原因,跨运营商的SDN很难实现。这些都是SDN面临的挑战,”吴贺权表示。运营商对SDN有着明确的需求总之,在无连接的互联网上,SDN的引入会给互联网带来很多新的问题,其效果还有待检验。吴贺权认为,一些人将SDN视为SDN是未来网络的主要支柱,但SDN能否担当起如此重要的重任还有待考验。也可以在现网IP体系下实现,也就是说SDN可以在现网体系下实现,所以既然SDN有用,就需要开发在现网体系下应用SDN的方法。吴贺权表示,事实上,在CCSA的标准研究项目中已经部署了SDN的研究,在CNGI的测试网项目中也进行了网络智能控制的研究。同时,运营商也对SDN感兴趣。在中国移动研究院网络研究所所长段晓东看来,运营商对SDN技术的关注和需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是低成本运营;二是高效运营。三是灵活这三个方面促使运营商对SDN技术有明确的需求。》比较适合引入SDN的场景包括我们的移动网络GGSN,目前也提出了基于软件的控制功能;第二是数据中心;第三是传输网络;第四是接入同时,段晓东对SDN的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应用是关键,目前业界比较关注控制层,但APP调度是最难的,包括虚拟化调度等是发展方向;二是推进标准化;三是希望设备尽快成熟,从芯片等关键环节入手;四是希望扩大应用范畴。中国电信云计算中心主任、北京研究院总工程师表示,现在实现SDN的解决方案包括专用接口、一些开放协议等。SDN对产业链各方的影响,IT厂商可能会进入电信设备厂商的市场,传统电信设备厂商也会借用SDN的概念,为了提高产品竞争力,传统设备厂商也必须具备未来能够做控制层或者IT层的能力;运营商未来可能面临网络软件化的挑战,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将热衷于支持SDN的使用,互联网业务的软件化方式可能会加剧流水线化。据赵慧玲介绍,在ITU,中国电信也在积极推进智能管道的标准化工作。标准,该项目已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成功立项。我们希望在做网络智能化的同时,利用一些SDN技术来完成相关的功能。中国联通网络技术研究院首席专家唐雄彦认为,SDN对于我们未来网络的建设非常有价值。从建设未来宽带网络的角度来看,SDN理论上可以应用于各个层面,包括接入层、移动回传网络和用户面。网络和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网可能是SDN的一个重要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