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多地物联网产业发展初显成效

时间:2023-03-12 21:31:41 科技观察

中国IDC圈7月28日报道:当前,推动物联网发展的积极性很高,北京、上海、无锡等地率先利用原有的产业支撑和技术支撑,从2010年开始对物联网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部署。同时,物联网技术走出了实验室成为支撑多个行业信息化转型的核心技术。上海是中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据《上海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2年)》介绍,2013年将建成上海物联网中央产业基地,在物联网重点产业领域,形成10余家龙头企业、200多家企业。骨干企业、产业集群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物联网产业力争实现产业规模500亿元以上。北京发布的《北京市发展物联网产业的推进思路》指出,北京对物联网产业的支持力度大,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处理等产业链条基本完备。北京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12年,在RFID、传感器、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培育和扶持至少30家核心企业,形成1000亿元的产业规模。据《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了解,无锡在物联网研发方面得到了中科院和国内多所知名高校的支持。各类物联网企业,产业规模1000亿元。到2015年,产业规模将达到2500亿元。据了解,物联网“十二五”规划预计将锁定十大领域,即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环境与安全检测、工业与自动化控制、医疗健康、精准农牧、金融和服务业、国防军事等。在推广应用方面,物联网技术不再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未来几年物联网的进一步应用,各地将采取“就地试点、重点示范”的方式。在北京,物联网技术为保障2008年奥运会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3月发布的《北京市城市安全运行和应急管理领域物联网应用建设总体方案》提出了十个示范项目,包括市政安全运行与应急管理物联网应用辅助决策系统项目、市政物联网应用支撑平台项目。2010年8月,无锡启动机场入侵防御、环保传感、水利传感、电力传感等应用示范项目76个。今年6月,上海在上海机场成功应用反入侵传感器网络保护系统。此外,吉林、山西等地也提出在“十二五”期间适时开展物联网应用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