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1/6,DCEP的未来世界未来的一天,你在奢侈品店买包。付钱的时候,一直笑着的营业员突然用鄙视的眼神看着你:“抱歉,这笔钱你不能用,上面有慈善捐赠签名,只能用于购买慈善物品。”你吓了一跳:卧槽,钱上有名字?售货员冷冷道:“当然,这个时代的钱是有名字的,你是穿越过来的?”话音未落,耳边传来了警车的声音……以上是我想象中央行推出未来使用场景的DCEP(央行数字货币)之一。目前,数字人民币试点已基本完成顶层设计、标准制定、功能研发、联调测试等工作,正在进行内部封闭试点测试。如果测试顺利,如果国内国际形势需要,我们将在一两年内将DECP用于日常消费。那么DCEP和我们现在用的现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有什么区别呢?它与Facebook力推的比特币和Libra有何不同?它将为我们未来的生活带来哪些截然不同的体验?2/6。数字货币与M0、M1、M2要了解DCEP央行数字货币与在线支付的区别,首先要弄清楚三种不同定义的货币——M0、M1、M2的区别。M0是指流通中的现金,包括各种纸币和硬币——所以你通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钱不属于M0。再看M1,又称狭义货币,其范围包括所有M0和单位活期存款。特别注意的是,你银行卡里的钱是个人活期存款,所以通过网银支付的钱不算M1。最后是M2,也叫广义货币,包括M1和家庭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和其他存款。为什么想出三个M这么麻烦?现代货币是在国家信用的基础上发行的。发行量不受黄金储备限制,容易超发。国家要时刻掌握货币在社会上流通的数量,但货币往往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具有不同的支付能力。经济意义也不同,需要分类统计。把一个国家比作一个家,评估一个家庭的财务状况,M0是可以立即使用的钱,M1代表需要通过银行渠道支付的钱,M2代表属于你但只能用的钱如果变成M0或M1则使用。钱。你的财富状况取决于M2,但你的支付能力与M1有关,但如果你突然生了一场急病,只有M0有用。同样,在计算一个国家的货币时,M0水平越高,人们手中的现金就越多,生活就越安全;M1水平越高,居民现期购买力越强;M2级别越高,代表着整个社会的未来。对时间的需求越高,通胀压力就越大。但随着移动支付的广泛接受,这种统计口径越来越不准确。例如,为什么个人活期存款计为M2,而单位活期存款计为M1?因为以前我们的习惯是去银行或者ATM取钱消费,而单位的活期存款是用支票转出去的。前者的流动性明显弱于后者,但银行卡普及后,个人活期存款无需取款即可支付存款。理论上,个人活期存款也应该算作M1;移动支付出来后,我们身上几乎没有现金,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上有相当一部分钱其实变成了M1。M0。因此,目前的货币政策基本以M2为主。但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毕竟不是法币,而是存款。我国数字支付发展虽然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都是基于M1或M2支付,而非货币。比特币和设想中的Libra是真正的M0数字货币。这些可能被超越国界广泛接受的数字货币将影响一个国家流通的货币实际数量。因此,迟早我们需要真正属于M0的数字货币。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可以谈谈DCEP与实物货币、在线支付以及比特币、Libra等非主权货币的区别。3/6。DCEP与实物货币的区别虽然电子货币是现金的数字化,但这种形式上的变化带来了金融功能的变化,比如负利率。在实物现金时代,如果存款是负利率,你要向银行支付“存款利息”,那你一定是持有现金,所以理论上货币政策的最低限度是零利率。但在数字货币时代,负利率不仅仅针对存款,还会通过数字钱包对数字货币收取一定的手续费。或投资。此外,在实物货币时代,货币发行成本随着流通量的增加而上升,但数字货币建立在预先搭建的技术架构之上,不占用存储空间,无实物转移,边际成本低几乎为零。1000亿成本相差无几,导致货币政策执行效率大幅提升。最重要的是纸币的使用是完全匿名的,交易无法追溯,所以黑道使用现金进行交易;而DCEP的本质是一个加密的字符串,承载着持有者的个人身份认证信息。DCEP从创建到回归所经历的每个节点都将被完整记录。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特征,我们将在后面重点分析。当然,DCEP和实物货币都是M0,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它和网银支付、第三方支付的区别就非常明显了。4/6。DCEP和电子支付的区别支付宝“余额”里的钱是M1,相当于支付宝在银行的存款;而支付宝里面的“快捷支付”和网银支付一样,用你银行卡里面的钱是属于M2的。你用支付宝的“余额”买了一个2元的包子,相当于在支付宝里面转了2块钱到包子店老板的支付宝里。2元转入了支付宝的存款账户。DCEP属于M0,是一种电子形式的现金。以后你用手机钱包里的DECP买2个钱包,相当于付2块钱币(仅限电子版)。余额无关紧要(假设您没有使用电子钱包)。对于消费者来说,使用DCEP的过程表面上看还是和电子支付一样,但实际差别还是很大的。首先,电子支付转账是在账户上转账,需要对账户进行集中实时记账,因此必须联网;而DCEP是“电子形式”的现金,与账户无关。理论是它可以完全断开与互联网的连接。只需两部手机之间“点对点”互联即可。当然,具体如何使用还是个未知数。其次,电子支付实际上会涉及到银行账户。交易不仅是实名的,而且可接触的信息级别比较低,一个银行员工都能看到;而且DCEP不需要银行账户,连手机号都可以隐藏。因此,它是有限匿名——之所以称为“有限匿名”,是因为发行它的中央银行仍然可以查到。最后,DCEP与网上银行、第三方支付有一定程度的合作。DCEP仍由商业银行发行,商业银行以相应的存款准备金向中央银行发起请求生成和接收DECP;民间将手中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兑换成DCEP后,数字货币正式进入流通领域,成为M0。DCEP是法定货币。国家宣布全面使用DCEP后,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接受;因此,网银和第三方支付的唯一选择就是如何服务。DCEP是一种没有利息的货币。持有大量相当于等待贬值。其数字化特性使其易于存取。大多数人只是把它当成“零用钱”。因此,未来的网上银行和第三方支付更有可能是“电子钱包”为DECP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央行不预设技术路线,鼓励制度创新,也有意通过第三方支付来推动DECP。知道了DCEP与在线支付的非竞争关系,它与比特币、Libra等非主权货币又是什么关系呢?5/6。DCEP和比特币、Libra的区别首先我们来看一下DCEP和比特币的区别:前面说了,DCEP和纸币一样是主权货币,它的发行和流通是有国家信用背书的,这一点和人民币不同钞票1:1等价交换。比特币与传统货币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它没有发行人,根据特定算法生成,完全依靠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方式提供流通、记录和安全。因此,比特币是一种总量有限、无通胀压力、完全匿名、无国界、跨境自由流通的“去中心化”货币。DCEP不依赖于区块链。顶多利用区块链的一些技术,对数字货币钱包地址进行管理,对交易信息进行监管,做到交易可追溯。我们来看看DCEP和Libra的区别。根据最近的一份白皮书,由Facebook设计和主导的数字货币Libra已经回归中心化货币。不同的是它对应美元、欧元、日元、英镑和新加坡元。比如一篮子货币,所以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方面优势更加明显。虽然Libra具有私有性质,不是主权货币,也没有国家信用支持,但Facebook在全球拥有23亿月活跃用户。拥有稳定、多元化的支付流通场景和广泛的跨境用户基础。如果广泛使用,将对当地法定货币产生替代作用。中国政府在金融创新方面一向谨慎,但在数字货币方面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面。正是因为比特币和Libra的挑战,它们可能会绕过货币监管,影响央行货币政策和外汇政策的执行。DECP是未来货币主权的一部分,这是其目前最大的意义所在。但是,很多东西设计好之后,发展起来就偏离了初衷。DCEP对未来最大的影响可能不是它的货币。6/6、DCEP与计划经济从目前披露的技术细节来看,DCEP的发行流通过程涉及“三个中心”:鉴证中心:中央银行对DCEPP组织和用户身份信息进行集中管理;注册中心:记录DCEP和对应的用户身份,记录流量;大数据分析中心:反洗钱、支付行为、监管指标等分析在未来被广泛接受,这个特征很可能会改变整个人类社会的形态。例如,上半年,为对冲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国家加大了中小企业低息信贷投放力度,虽然中央财政强调要有针对性滴灌而不是大水漫灌。但是,钱上没有写名字。实际结果是,一方面,大公司最终拿到了更多的钱,很多不缺钱的公司又回到银行进行无风险套利;另一方面,一些企业拿到钱,最终没有投产,而是进入了股市和楼市,导致楼市成交火爆。这种情况在DCEP时代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每一种数字货币本质上都是一个智能合约,可以附加一些交易条款,使其具有特定的用途。从目前公开的方案来看,DCEP具有投融资功能,可以嵌入智能合约。在融资过程中,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资金的支付,替代银行支付结算的功能。例如,银行向房地产开发商发放开发贷款时,可以嵌入智能合约,根据开发进度自动结算贷款。在极端情况下,我们未来的钱有一些被禁止的用途。现代社会的每一项经济活动都对应着货币的流动。现代经济的本质是货币。如果一笔钱的流向可以被限制和监控,所有的交易记录都可以追溯,那么计划经济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增加。过去,计划经济的最大障碍是宏观指令与微观经济活动的分离,类似于金融政策导向的中小企业与资金实际流向大企业和资本的矛盾。市场。DCEP包括所有交易数据和额外的智能合约,加上大数据分析,大大提高了规划指令的准确性。当然,合同附带的货币也存在矛盾。货币的本质是以国家信用为担保的中央银行债务,具有无限的合法偿付能力。竞争力。但是,对于一个大政府来说,计划经济本身就具有诱惑力。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数字货币又会给人类社会带来什么?一切都井井有条,社会井然有序,效率大大提高了吗?还是每个人的经济活动都是事先计划好并不断监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