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硝烟久久未散。在没有剑光的信息战场上,双方交锋的激烈程度不亚于真枪实弹。尤其是神秘的黑客组织,犹如一把战时的匕首,总能在意想不到的时候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就在决斗一触即发的前几天,俄罗斯黑客组织KillNet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正式向美、英、德、意等10国政府“宣战”。视频中,一名黑衣人对着镜头宣布,俄罗斯网络特种部队和杀戮网将“与你共赴黎明”。来源:知乎当晚,国际黑客组织“无名氏”(Anonymous)在其推特账号“AnonymousOperatios”上转发了KillNet视频,并声称:“普京的粉丝团KillNet宣布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拉脱维亚,罗马尼亚,立陶宛,爱沙尼亚,波兰和乌克兰发起了全球网络攻击......是的,很棒的视频,但你的网络延迟超过1200毫秒,祝你好运。嘴里笑】“这波嘲讽一开始,有一种精确的观点。图片来源:推特值得一提的是,KillNet在宣战当天就对意大利多家网站发起攻击,并攻占了意大利国家警察官网30小时,可见其声音并非危言耸听.而对杀戮网络进行一些垃圾话挑衅的“无名氏”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无名氏》以电影《V字仇杀队》主角的面具向公众展示。参与打击ISIS、挑战三K党、为马航发声、捣毁非法暗网等,在诸多国际政治事件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图片来源:网络无孔不入的游戏事实上,KillNet和“Anonymous”之间的争斗由来已久。今年2月25日,“无名氏”宣布对俄罗斯发动“网络战”,以示对乌克兰的支持。他们声称对“今日俄罗斯”(RT)的网络攻击负责。2月27日,“匿名者”发表声明称,在车臣宣布向乌克兰派兵12小时后,他们“黑进”了车臣政府网站。对此,作为俄罗斯本土黑客组织的KillNet迅速做出了回应。KillNet启动后,将“Anonymous”网站拿下,并关闭了“Anonymous”网站的访问权限。KillNet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但实际上俄罗斯黑客在业界一直享有“盛名”。世界上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世界上只有两种黑客,一种是俄罗斯黑客,一种是其他黑客。除了KillNet,俄罗斯还有很多黑客组织堪称“辉煌战绩”。“花式熊”入侵了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数据库,分六批揭露了一系列被允许“出于治疗目的”服用违禁药物的体育明星。将滥用“治疗药物豁免许可”问题置于舆论焦点,不仅让世界反兴奋剂机构陷入前所未有的信用危机,也给奥运会的公平蒙上阴影。“舒适熊(CozyBear)”被认为一直在进行长期的网络间谍活动,目标是收集各种敏感情报信息。该组织曾参与入侵五角大楼网络、荷兰国家总务部、针对DNC的网络攻击等。“Turla”也是不可忽视的俄罗斯黑客组织成员。据悉,“恶毒熊”由1990年代著名的网络间谍组织“月光迷宫”(MoonlightMaze)演变而来。据信,该组织于2008年对美国国防部(DoD)发起了网络攻击,目标是各种国际政府机构、大使馆、医学研究和制药公司。可见,在俄乌战争之外,俄罗斯黑客一直活跃在全球各地。2022年2月,Chainalysis利用公共区块链交易记录跟踪已知黑客组织数字钱包的资金流入和流出,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2021年通过勒索软件攻击获得的所有资金中有74%流向了与俄罗斯有联系的黑客.许多人认为,俄罗斯黑客之所以如此优秀,是因为他们在科学和工程方面的基础教育扎实。据统计,苏联解体前,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发展。苏联曾普及数学和编程教育,并在全国举办比赛。直到俄国时代,这一传统还得以保留。信息技术仍然是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学科,从小学到大学都开展了信息化教育。莫斯科国立大学的数学专业和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均位居世界前列。没有血腥武器的刺客如果你关注近年来的大规模网络攻击,你会发现,一群黑客组织出于政治目的采取行动的频率越来越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存在感也逐渐增强。更强。在俄乌战争中,网络战成为双方较量中不可预测的变量。在这场战争中,黑客组织犹如神出鬼没的“刺客”,轻易隐身,却如影随形。只要有网络,黑客就可以跟踪。大到高级别防御系统和间谍卫星系统的入侵,小到针对非政府组织、媒体、银行等的网络攻击,大到具有深远辐射的关键基础设施(水、电、气),民用通讯设施,黑客可以说是无孔不入,防不胜防。在现代战争中,黑客往往成为信息战、情报战的“前哨”,甚至被政府号召为自己的阵营贡献力量。它们徘徊在灰色地带,可以影响经济社会秩序的运行,也可以侦测到各类机密信息,甚至可以与国家情报机构合作,实现对目标国家重要基础设施的精准打击。当然,即使在和平时期,黑客在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觑。今年3月,360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和数个美国黑客组织几十年来从未间断,一直在对全球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3个目标进行网络攻击,包括中国在内,企图窃取和掌握他国顶级战略和技术的秘密,建立信息和情报优势。可见,黑客资源储备将成为未来国际信息战的关键。数字时代的信息战已经吹响号角,构建国家信息安全防御体系迫在眉睫。从目前来看,我国数字安全投入占比在全球仍处于较低水平,信息安全总体形势仍较为严峻。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威胁和新的攻击手段,如何掌握主动权是当务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