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7万亿蓝海在呼唤,餐饮机器人如何加速商用?

时间:2023-03-12 00:03:53 科技观察

“机器换人”带来的无人化、智能化趋势席卷了传统餐饮的各个领域,不仅减轻了人工成本增加带来的沉重压力,也带动了工作效率和服务的提升,提升了企业利润回报率,有力推动了行业发展转型升级。餐饮机器人的应用开始流行起来。在传统餐饮业的发展中,劳动力永远是基础。无论是前台收银、迎宾,还是后台做饭打扫卫生,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支撑。在此基础上,在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的情况下,餐饮企业可以大举扩张,但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企业不得不考虑控制成本、提效增效。机器人是企业降低成本压力、实现效率提升的关键。机器人可以承担餐饮的各个环节,如迎宾、点餐、送餐、做饭、清洁、结账等,还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通过全方位“机器换人”,有效节约人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实现智能化发展。基于此,机器人餐厅从2006年开始出现在我国,包括香港、广州、厦门、合肥等省市,全国机器人餐厅数量已达数十家。近两年,以盒马、京东为代表的电商巨头纷纷开始布局机器人餐厅。与此同时,海底捞等餐饮龙头企业也纷纷引入机器人技术和产品。此外,除了电商、零售巨头、传统餐饮企业发力打造机器人餐厅外,在产业链上游,一批老牌机器人企业和初创企业也积极致力于机器人餐厅的研发。以及餐饮机器人的生产。据了解,现阶段国内餐饮机器人企业有十余家,其中包括新松、普渡科技、优地、擎朗智能等新老企业代表。如何实现广阔的商业前景综上所述,依托餐饮转型的迫切需求和机器人所展现的强大价值,现阶段餐饮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应用已成为普遍做法。尤其是去年以来,疫情带来的无接触餐饮模式的兴起,加速了餐饮机器人的落地和普及。在此基础上,凸显行业当前发展机遇,未来可期。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餐饮业收入46.721亿元,比上年增长9.4%。2020年,餐饮业市场规模将突破5万亿元,蓝海市场不断涌现。随着社会消费稳步回升,各项刺激政策相继出台实施,预计未来五年我国餐饮市场规模将达到7万亿元以上。在这片7万亿潜力的蓝海中,餐饮机器人无疑有着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探索和挖掘。除了传统餐厅,餐饮机器人还可以在大学、医院、办公园区、工业园区等食堂引入,实现无人化生产和连续经营,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提升消费者的就餐体验。.当然,在走向规模化、成熟商业化发展的道路上,餐饮机器人还需要注意两点。一是食品安全保障。餐饮安全很重要,仅靠机器人不能危及食品安全;二是用户体验问题。餐饮机器人必须增强人性化和智能化,升级功能和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