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圈5月25日报道,根据各自工作部署,自6月1日起,三大运营商将逐步开启新一轮提速降费一轮网络“提速降费”。中国移动将建设以50M接入能力为主的固定宽带网络,将全国平均接入速率提高到20M以上;4G用户规模;中国电信将继续提速固网宽带,计划到今年年底将50M、100M及以上速率的宽带用户比例提高到30%。降低套餐门槛,下调标准流量资费。同时,国际漫游资费将继续下调;中国联通承诺,今年固定宽带单价??同比下调不低于15%,移动数据流量综合单价下调不低于15%;中国电信将继续推动单位宽带价格和流量平均资费下调,逐步取消移动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尽管三大运营商承诺将继续推进网络“提速降费”工作,但大多数消费者对运营商的努力并不买账。最新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超过70%的用户表示在日常使用中没有感受到“提速降费”的效果,尤其是在资费方面,并没有感觉到资费明显低于前;超过60%的用户认为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力度不够,没有给消费者带来实质性的好处。今年年初,工信部在2015年工作总结中表示,三大运营商已完成2015年“提速降费”既定目标:固网平均资费水平宽带和移动流量分别下降了50%和39%以上。同时,为用户节省了400亿元。不过,工信部也强调,平均资费仅下降2.6元/用户/月。因此,对于运营商的“提速降费”,大部分用户并没有明显的感受。记者采访的多位消费者认为,运营商此前的“提速降费”措施就像是“挤牙膏”,根据此前用户的使用习惯,部分降低了资费。虽然从单价上来说,资费水平确实比之前有所下降,但目前的用户流量却翻了一番。受此影响,用户实际资费支出并没有明显下降,部分用户不减反增。电信行业分析师符亮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都面临着不小的经营压力,短期内或难以看到整体资费有明显下调。从三大运营商公布的2016年提速降费策略来看,继续推进4G网络建设和固网宽带提速意味着巨大的支出。以中国移动为例,今年计划建设的4G基站数量超过30万个。成本压力可想而知。另有业内人士表示,去年资费单价大幅下调后,三大运营商的收入和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在用户流量增加无法抵消单价利润损失的情况下,单价的进一步下调将产生负面影响。可能会使运营商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电信行业专家陈志刚预计,今年“提速降费”工作的重点在“提速”上,“降费”空间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