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鸿蒙来了,安卓安全吗?

时间:2023-03-22 12:28:56 科技观察

七年前,任正非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他们突然断了我们的饭碗,Android系统不给我用了,WindowPhone8系统也不给我用了,我们是不是傻了?终于七年过去了,也就是今年3月,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再次表示:如果安卓已经不能用了,我们还有B计划。B计划,美国的谷歌吹响了互联网战争的号角。5月19日,谷歌宣布停止授权华为安卓系统。还没等看客理清思绪,5月23日,英国ARM公司最新消息称,其遵守美国政府制定的所有规定。也就是说,华为除了面临谷歌对系统软件的限制外,还面临着硬件芯片的威胁。俗话说,上帝关上一扇门,却为你打开另一扇窗。然而,为华为打开另一扇窗的不是上帝,而是它自己。5月下旬,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品牌对外发布。七年后的今天,面对谷歌对安卓的强势封杀,与其说是被迫上位,不如说是华为顺势而为,推出了蓄谋已久的PlanB计划,吹爆了系统大战的号角。其实,制度之争早已不是新鲜事。没有与时俱进的Symbian,早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也就是2/3G还盛行的时代,诺基亚功能机几乎承包了所有的数据流量那个时代的。诞生于那个时代并依附于诺基亚功能机的Symbian系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最大赢家。然而,面对高速便捷的4G智能手机时代的变革机遇,Symbian冗长的底层代码、复杂繁琐的架构、枯燥乏味的操作方式,所有的特性都像逝去的明星,他无法不要摆脱他的偶像。包袱,最终必然会跟随诺基亚王朝,死在4G的前夕。就这样,红极一时的巨星Symbian系统终于被碾压在历史的车轮下。在天平的另一端,谷歌的安卓系统闻到了生机,迅速占领了智能系统的制高点。多元化的开源理念、有趣的操作方式、华丽的系统界面等元素,吸引了众多智能手机品牌为谷歌效仿,也为这些智能手机积累了庞大的用户生态群。Android系统因为自身开源的技术特点,成为了大部分智能手机的必备菜。此后,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在各大智能手机领域扎根。黑莓的高规格小众市场是一块金子,可以深挖,但不能独食。黑莓凭借自身严密的系统架构和高效的操作系统,是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跑分王。凭借各种优势,黑莓成功赢得了众多用户的芳心。但其过于傲慢的小众市场定位,使其难以放低身段,推出一款适用于大众、影响世界的旗舰机型。如此一来,用户市场一天比一天萎缩,这也让黑莓应用开发者看不到希望,逐渐减少了黑莓的更新和进度。依附于小众市场的黑莓就像喝露水和汁液求生存的梅米,却熬不过那年的夏天。最终,深陷小众市场的黑莓成为了互联网时代的弃儿。疲惫不堪的阿里云OS跟进,好戏轮番上演。有的人唱得好,有的人一定唱得不好,哪怕你是阿里。含着金汤匙长大的阿里云OS,高调拉开了国产系统剧的序幕。早在2011年7月28日,阿里就推出了基于Linux的阿里云操作系统。该系统与百度云OS、小米MIUI不同的是,阿里云OS并不是基于安卓的变化,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2012年9月,阿里斥资2亿将阿里云OS升级为战略和产品。但没有厂商作为载体的体系是不完整的,于是阿里与一直与谷歌、高通不和的魅族结盟,低调联姻只为更好的一鸣惊人。就这样,在2015年,搭载阿里云OS的魅族手机上市,随后便尝到了这场系统大战的甜头。喜讯频传:2015年阿里云OS新增用户同比增长700%;2016年第一季度新增用户1700万。同时,魅族的出货量占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16.08%。这是阿里云操作系统的成功。当时是仅次于Android和IOS的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但魅族市场和阿里在系统领域的号召力,成为了阿里云OS的后续发展方向。一个重大危险。最终,由于2016年下半年谷歌开始对阿里云OS的大量应用进行技术封杀,阿里云OS的移动终端市场受到严重阻碍。此外,在高通和谷歌的双重打击下,2017年9月,阿里云OS更名为AliOS,转战物联网领域,随后推出了面向物联网领域的轻量级物联网嵌入式操作系统AliOSThings。KaiOS诞生于2017年,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谷歌的推动,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在印度市场遍地开花,成为印度仅次于Android的第二大移动运营商。系统。KaiOS的前身FirefoxOS是一款敢于直面Android和iOS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它输了。在后续的发展中,KaiOS改变了自己的定位。它搬到了印度。凭借自身系统对内存和硬件的低要求,为自己提供了众多处理器厂商,不再受限于高通的“压榨”。“正因为如此,搭载KaiOS系统的手机价格都比较低,这也吸引了很多KaiOS的信徒点名用户。这样一来,低端智能手机市场就逐渐被KaiOS蚕食了。”谷歌同样是商人的他,看到了KaiOS作为一匹黑马的惊人实力,2018年4月向KaiOS投资2200万,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塞班、黑莓、阿里云OS都有自己的原因:跟不上时代的创新、缺乏话语权的市场渗透、生态规模的高低等等,都是决定一个操作系统最终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谷歌-Android、微软-Windows、苹果-IOS这三大科技巨头,在各自系统领域占据着绝对优势地位,决定着全球手机和PC市场的命脉。也噎住了全球互联网命运的咽喉。对于已经在国内站稳脚跟的Android和iOS来说,其地位难以撼动。过去的案例也证明,即使是微软也很难推塔成功。事实上,在固定硬件上开发或移植操作系统并不难。但是想要这个操作系统,就必须要有硬件支持和软件,还要兼容各种网络环境,这是个大问题。以往如果鸿蒙系统安装在华为自己的硬件上,难度系数设置为5分,那么如果鸿蒙系统应用于全球各大厂??商,这道题的难度系数可以翻倍甚至更多。.虽然在Android和iOS稳坐国内的时候,微软、阿里巴巴等巨头都做出了与之抗衡的操作系统,但最终还是被那个时代打败了。但是随着硬件性能的过剩,我们在操作系统上已经形成了大量的技术积累,人才、产业等硬条件的支持也让华为推出新的操作系统不再困难.鸿蒙在技术上可行吗?鸿蒙在技术上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华为在操作系统领域有着非常深厚的积累。无论是安卓还是鸿蒙,核心都是基于开源的Linux。经过几十年的发展,Linux经历了全世界高手无数次的改进、测试、升级迭代。核心已经非常稳定,并且已经优化到高效率。现在Linux已经积累了大量成熟的源代码,在此基础上集成一个操作系统已经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事情。其实在国内,也有很多团队基于Linux定制自己的操作系统。比如中标的麒麟和DeepinLinux都做得很好,界面漂亮,办公软件和浏览器也多套。软件支持。Android也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但是谷歌对其进行二次封装,采用虚拟机的运行方式,实际上降低了其运行效率。只是这些年CPU核心的高速提升,以及图形加速技术、AI加速等,提升了Android系统的运行效率。同时,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厂商也对安卓系统进行了深度改进和定制,大大提升了其效率。比如Android系统就被诟病越用越卡,早些年几乎无解。随着华为对安卓文件系统的完善,这个问题在华为后来的手机上已经不存在了,这也说明了华为的技术实力。至于生态建设,虽然从生态的角度来看,鸿蒙目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因为鸿蒙根本就没有生态能力,甚至是还没有正式商业化的原型产品。它拥有数百万个应用程序,如Android和iOS。与依附于其“巨无霸”的数十万企业/开发者相比,鸿蒙弱得就像刚啄了一点蛋壳的小鸡。不过近日,华为正式发布公告:鼓励安卓应用开发者将应用上架自家应用商店,面向GooglePlay应用商店,培养应用开发者的习惯,与鸿蒙系统形成完整的生态。从技术角度来看,鸿蒙操作系统在最关键的手机应用上兼容安卓,并且通过方舟编译系统,可以将原有应用速度提升60%以上,这是一条非常好的技术路线。如果这条路线奏效,华为此举无异于为Android倒锅。事实上,Android、Windows和IOS都不是一个理想的操作系统。人们需要的操作系统是能够持续支持新硬件、新技术而不降低执行效率的操作系统。此外,葡萄牙应用商店Aptoide正在与华为洽谈合作,成为华为手机中谷歌商店的替代品。Aptoide是最大的GooglePlay替代品之一,拥有超过900,000个应用程序和2亿活跃用户。欧洲用户。虽然这与华为的操作系统无关,但已经迈出了良好的第一步。这也意味着未来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加入这个系统,通过大规模的应用,鸿蒙系统会尽快走向成熟和完善。另一方面,也有很多新的创业团队加入华为操作系统生态,能够站在华为这个巨人的肩膀上,走得更高更远。事实上,安卓真的可以被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