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的垃圾短信帮助三大运营商赚取了数十亿的利润卖枪卖假币。”海南海口居民顾志斌说,有一天他收到同一个号码发来的3条垃圾短信,内容都一样:“公司有多余的票据要对外开放。经营范围包括商品销售、广告、信息等。、工程、服务、建筑材料等。”顾志斌收到的这些垃圾短信,只是近年来垃圾短信泛滥的一个缩影。尽管近年来有关部门多次出台整治垃圾短信的措施,但这一“顽疾”并未得到有效治愈。垃圾短信“长治久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电信运营商与垃圾短信推送者的“勾结”。工信部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手机短信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测算,垃圾短信占比约20%。”所有短信。”以此计算,仅今年前三季度,垃圾短信就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数十亿元的收入。工信部多次开展垃圾短信整治工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也签署治理协议,专门整治垃圾短信。然而,垃圾短信仍未得到有效治理,频繁出现在普通人的手机上。“您有可疑包裹被查扣,请来电咨询!”卖各种发票,假一张赔十。》火爆家电促销活动如火如荼,众多知名品牌30折开售!”……山东、广西、海南等地多位市民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抱怨,现在垃圾短信太多了,各种垃圾短信随时随地都可以发到手机上,不管身在何处。昼夜不停,不仅令人不堪烦扰,还可能遭受人身和财产损失。根据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发布的《2013上半年手机安全报告》,腾讯手机管家受理用户自发举报的垃圾短信和骚扰短信3.56亿条。今年上半年,大大超过去年全年的用户总数,举报次数为3.06亿次,其中93.47%为广告,3.04%为非法宣传,2.02%为诈骗。360手机卫士近日发布的《2013年第三季度手机安全状况报告》列出了十大垃圾邮件类型,包括房产广告、打折促销、虚假身份、虚假中奖、色情服务、违禁品宣传、非法赌博g、医疗广告、证件发票、教育移民广告,其中房产广告占比超过30%,居首位,成为“垃圾短信之王”。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2013上半年垃圾短信报告》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从整体数据来看,垃圾短信地域分布广泛,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同时,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较多,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点。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是垃圾短信的“重灾区”,手机用户平均每天收到2条以上的垃圾短信。垃圾短信利益勾结之所以“长治久安”,重要原因之一是电信运营商和垃圾短信发送者已经成为“利益共同体”,共同从日益泛滥的垃圾短信中谋取利益。海南某电信公司工作人员表示,发送短信需要向电信运营商付费。群发短信价格相对便宜,大概两三毛钱一条。然而,由于发送的短信数量巨大,电信运营商可以获得巨额利润。.工信部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1-9月,我国手机短信业务量约6970.4亿条,据有关部门测算,垃圾短信占约占所有短信的20%。”以此计算,仅今年前三季度的垃圾短信就能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带来数十亿元的收入。不少业内人士也反映,一些企业会将广告、业务定制等获得的利润与运营商分享。运营商既是电信增值业务的实际监管者,也是短信群发的实际受益者。这种双重角色让运营商难以下定决心真正整治垃圾短信。此外,垃圾短信发送成本低,垃圾短信发送者利用技术手段逃避监管,也造成了垃圾短信泛滥。北京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执行院长陆廷杰认为,在一些地方,群发短信的价格已经低至两毛钱一条,是普通大众的五分之一短信服务费。这种低成本的操作无疑为垃圾短信提供了廉价的传播工具,导致大量的广告被分流到短信渠道。卢廷杰还表示,为了逃避计算机自动识别,垃圾邮件发送者经常使用一些技巧,将计算机可以识别的结构化数据转换成只有人脑才能识别的非结构化数据,比如把“invoicing”写成“developing”piao”或竖写、斜写等。因此,从技术上讲,完全依靠运营商通过短信端口过滤来拦截所有垃圾短信是不可能的。虽然三大运营商在各省都设立了人工判断识别的预防中心,但由于数据海量,效率低下。监管盲点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诸多“盲点”,相关部门的监管和处罚几乎是“空白”,这为企业提供了非常“宽松”的外部环境。垃圾邮件的泛滥。有专家认为,《宪法》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点对点短信属于个人通信行为,电信企业对个人短信进行检查、监听和拦截的法律依据不足。全国人大《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初步界定了垃圾短信的定义,但未明确用户确认或拒绝接收短信的方式,以及信息发布者和运营者的相应责任,也未明确执法机构、执法程序、执法处罚和消费者赔偿等问题。不少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没有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散落在各个单独的法律中,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个人信息的作用。加之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未对电信运营商在保护用户信息安全和隐私方面的义务或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使得垃圾短信“大行其道”。记者了解到,除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存在诸多“盲点”外,相关部门对发送垃圾短信的监管和处罚力度也比较薄弱。对于频繁推送的垃圾短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确实存在垃圾短信随机发送到客户手机的情况。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中国电信(49.7,-0.57,-1.13%)海南分公司更是发短信提醒记者,“您收到垃圾短信,建议无视!”北京邮电大学通信法研究中心主任娄耀雄等专家认为,现在一些电信法规对电信运营商的限制极为有限。比如今年刚刚实施的《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只对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进行处罚。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向社会公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这种处罚很难产生足够的威慑力。海南省公关协会副会长戴红等多位受访者认为,目前,电信运营商或垃圾邮件推送者因大规模发送垃圾短信而被相关部门严惩的情况并不多见。在一定程度上,它纵容了垃圾邮件的泛滥。(本报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记者潘林青、叶静、肖海川、付永涛、张周来、于谦撰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