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揭秘东京奥运会AI技术:从“人工”到“人工智能”

时间:2023-03-21 19:54:54 科技观察

从“人工”到“人工智能”的转变是时代的突飞猛进,科技的日新月异。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揭开本届奥运会的科技面纱,一起探索奥运AI技术的惊人之处吧。1、机器人大军东京政府以奥运会为契机,启动了“全城安装机器人”的大型项目,将东京台场附近的奥运村打造成“机器人村”,配备门卫、翻译、保洁、迎宾、送货等功能机器人。奥运村的大部分工作都由机器人接管。有安保机器人进行巡逻巡查、应急保障等安保作业;有承担搬运行李、送快递、捡垃圾等繁重工作的服务机器人;还有机场观光机器人定点值守;有一种集手机、相机、导游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携式机器人。其中,外骨骼设备可大大减轻体力劳动者的腰部负担,最多可减轻40%的腰肌负荷。2、3D运动员追踪技术针对运动场上运动员肉眼无法捕捉到的微小信息,东京奥运会首次在田径项目中使用了全新的“3D运动员追踪技术”竞技场。可以在田径运动员几秒的奔跑时间内,清晰记录运动员的各种微小信息,回放3D动态影像的场景细节。在持续数秒的百米田径比赛中,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身体角度、步幅、加速时间,每一步动作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影响比赛结果。各国奥运代表队教练员也可以利用该系统的数据采集和回放功能,详细了解运动员的身体状况,进行比赛战术调整,制定赛后训练计划。3、人工智能裁判东京奥运会上的摄像头使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这些摄像头不再是只有视频录制和播放功能的设备,而是可以将摄像头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提供各种比赛的实时数据。人工智能裁判在各个比赛场馆随处可见,排球、田径、体操等多项运动项目中都应用了AI技术。在沙滩排球比赛中,观众在看到双方比分的同时,还能看到排球的实时速度。AI在获得球员的速度、移动方向、跳跃高度等原始数据后,可以推断出相应的击球类型和传球类型。体操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检测运动员的姿势,审查运动员的技术动作。4、人脸识别技术往届奥运会,人工核对每张身份证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如今,人脸识别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9.5%以上。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工作人员可提前将人员信息录入系统,安检时只需3秒即可完成比对,快速高效。据了解,装有IC芯片的身份验证机将自动验证进入场馆人员的身份。东京奥运会40多个比赛场馆都配备了此类检测设备。测试结果表明,即使多人快速通过,身份识别系统也能非常顺利地完成身份验证,屏幕会立即显示IC卡持卡人的照片。5、AI充当“教练”选择最佳比赛场地今年的东京奥运会首次增加了冲浪项目。美国冲浪选手卡丽莎·摩尔在女子冲浪比赛中夺冠,夺得奥运冲浪项目首枚金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卡丽莎·摩尔在赛前训练中使用了多种技巧,帮助她的教练调整训练。她的夺金既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是机器学习等多种新技术综合作用的结果。在本次冲浪比赛中,USASurfing利用机器学习对运动员在冲浪运动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帮助运动员更好地提升赛场表现。Surfline基于机器学习的海浪预测技术可以确定比赛的场地和时间,为运动员创造最佳展示舞台。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工智能技术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东京奥运会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了宝贵契机,打造智能奥运。深圳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沿城市,打造了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持续增长。在发展的同时,也支持和关注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目前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工智能人才供需比达到1:10,供需严重失衡。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在加速释放历次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积累的巨大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