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尝试云计算服务后,许多企业组织正在将这些云资产从一个云转移到另一个云,从公共云转移到私有云,甚至从公共云转移回本地系统。这就是所谓的第二波云计算。《第五届年度云计算趋势》信息技术行业协会CompTIA的一项调查发现,44%的公司在去年将基础设施或应用程序从一个公共云迁移到另一个;25%从公共云迁移到私有云;从公共云迁移回本地系统。是什么力量在推动第二波云计算浪潮?受青睐的云服务提供商的转变过??去几年中,相当多的公共云在没有IT监督和批准的情况下被使用。随着许多公司开始制定正式的云计算战略,这通常意味着从业务部门或集团最初选择的云服务提供商转移到不同的公共/私有云服务,甚至切换回企业内部系统。一些未预料到的成本和管理问题包括:迁移数据的成本难以追踪退役系统技术支持不力许多公司意识到他们在选择公共云环境时没有准确估计成本节省等方面。例如,虽然将数据迁移到公共云环境可能并不昂贵,但从这些环境中提取数据或在区域之间移动数据的隐性成本让许多公司感到惊讶。此外,如果没有对公共云环境的持续监控和管理,许多企业公司无法有效地停用未充分利用的工作负载,因此无法从现收现付成本模式中获得任何显着的成本节约。另一个没有达到预期的领域是技术支持。简而言之,大多数大型公有云提供商不提供绝大多数企业公司所期望的技术支持水平。这个问题变得很关键,因为一个典型的企业公司可能只有一小部分内部员工对公共云架构有深刻的了解。当您将有限的云专业知识与无法访问企业级电话和技术支持相结合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云项目的“扩展或第二阶段”部分陷入死胡同。安全性:风险系统增加了。虽然事实证明,公有云数据中心的网络层和物理层安全足以满足大部分企业的需求,但很多CSO和安全主管都非常担心。数据泄露风险。由于两个原因,这种风险在公共云中可能会显着增加:首先,有新的管理员帐户需要访问数据和工作负载。IT安全团队现在必须管理和监控这些帐户,这既会带来数据泄露风险,也会带来数据保护风险(例如,如果管理员无意中删除了未提前备份的工作负载)。敏感数据很可能在云环境中被复制。这可能归因于公共云提供商的底层复制技术,但也完全归因于公司在云环境中缺乏数据安全控制。例如,如果一家公司计划在云端实施业务分析工具,它可能需要将敏感数据的多个副本发送到云端以完成分析报告。即使这些数据受到加密和身份管理技术的保护,一个简单的身份泄露(这是当今最常见的泄露类型)也可能以明文形式将该数据暴露给全世界。特别是由于当今严峻的威胁形势,这种更大风险的结果是许多公司不得不放弃某些云项目,除非可以实施更全面的数据保护技术(例如令牌化或数据屏蔽)。上述统计数据的最简单原因之一是最近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选择。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谷歌、微软、VMware等行业巨头在18个月前还没有面向大型企业的公有云解决方案,甚至惠普和IBM等公司也只有有限的私有云和公有云解决方案。随着许多企业制定更成熟的云战略,他们现在能够选择最适合其独特云项目的云环境。原标题:第二波云计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