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严惩“大数据杀熟”让算法更好服务用户

时间:2023-03-21 12:44:45 科技观察

严惩“大数据杀熟”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的违法行为,其中新业务价格违法行为中的大数据“杀熟”尤为引人关注。大数据“熟”是指电商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的喜好、交易习惯等特征,以成本为基础,对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进行“精准画像”以合法营销策略以外的因素,在相同交易条件下对同一商品或服务设置不同价格或者进行特定推送,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在当今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衣食住行的各个领域都可以找到网络平台提供的服务。然而,大数据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订餐、订票、网约车等网络平台上,“杀熟”行为接连出现。去年12月,有网友爆料,他签约某外卖会员后,外卖费不降反升;某电商平台针对不同用户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造成“酒店同房不同价”的现象……比如“一人一价”杀熟悉度大的事件太多了数据,逐渐演变为互联网平台发展战略的畸形常态。当某平台通过低价倾销逐渐占据行业垄断地位时,往往会利用大数据抬高价格,“杀熟”,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种惯用的谋利手段。这种利用信息不对称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价格歧视行为,无疑是对用户隐私和权益的赤裸裸侵犯,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生态环境的良性运转。值得注意的是,修改意见将电商平台价格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由绝对罚款改为按销售额比例罚款。由此可见监管部门强硬而明确的态度。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很大的震慑作用,非常有利于从执法端规范打击平台企业的价格违法行为。事实上,作为个体的消费者,在遇到大数据杀戮时,通常会不知所措。大数据杀人事件的复杂性和隐蔽性,加大了查证和举证难度。投诉和维权措施往往困难重重。因此,建立一套适用于整个电子商务平台的完善的法律监管体系势在必行,为消费者搭建一个有效维权的法律监管平台;同时,加强个人信息监管安全措施,从源头上保护消费者切身利益。首先,加强大数据算法的技术监管,制定行业层面的相关行为规范和标准,规范大数据算法使用平台等运营商的合理权限,对大数据算法实施算法监管。平台收集用户数据,遏制大数据滥用用户隐私的做法。其次,加强行业自律管理,设立相应的行业监管部门,或通过同行间的相互监督,优化行业自律管理,促进行业诚信,引导行业从业者公平参与竞争。最后,强化多主体协同监管体系,联合消协、工信部门、网信部门开展外部监管和市场监管,畅通消费者投诉维权渠道,降低维权成本,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除了在监管层面加强执法,平台两端企业和用户的自律和保护意识也不能缺席。要树立隐私观念,增强安全意识。一方面,企业要保持正确的战略定位和核心价值观。在利用大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好、更高效服务的同时,也应确保价值中立,避免滥用大数据和危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另一方面,消费者不仅要增强保护自身隐私的意识,更要清醒地认识到,很多网络软件和平台带来的便利和快捷,都是以牺牲自己的隐私数据为代价的,而这种强制用户开放隐私权限的行为不应成为企业过度滥用用户数据、滥用优势地位的理由,更不应成为企业相互厮杀、破坏行业生态、损害社会公平的营利工具.相信在监管部门释放出从严信号后,各平台将规范自身行为,将保护消费者权益放在首位,让算法更好地为用户服务,构建和谐公平的行业环境。(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