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八(2018)_0

时间:2023-03-21 01:07:22 科技观察

接上一篇:《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一(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二(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四(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五(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六(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系列之七(2018)》物联网发展趋势分享后2017年,2018年继续分享2018年物联网发展趋势,本文是2018年物联网发展趋势的第八篇文章,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物联网和区块链!事物之间的联系需要自治。物联网的定义现在最通俗的就是IOT(InternetofThings),指的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互联网的体验强调连接;而物联网不仅仅是连接。设备在与其他设备连接后获取信息。设备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人的判断来处理吗?未来如果所有的物体都必须联网,人类无法应付。这就要求设备在获取信息后,具有一定的自主性,能够独立响应环境(或条件)的变化。这种自主性体现在智力上。物联网最大的特点就是智能。2009年的一轮物联网热潮,归功于IBM的SmartEarth战略,极大地促进了物联网概念的普及。在前面介绍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课程中,介绍了如下逻辑:连接物需要设备具有自主处理能力,因此需要智能。智能包括:将已经掌握的模型应用到设备上(如自动化理论);将人类经验整合到设备中(知识库);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出现的早期,利用已有的理论和经验是主流,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人工智能所占的比重将远远大于现在的经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依赖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为大数据技术提供数据;而物联网的价值在于智能技术,未来主要是人工智能技术。设备智能化后,越来越多的设备可以自主工作。自主设备需要工作证明。当连接的设备变得自主时,它们可以在没有人工协调的情况下相互呼叫。设备的使用包括设备成本和能源成本。现阶段相互呼叫的设备大多属于同一组织(企业),相互呼叫时无需考虑费用结算问题;但是当物联网进一步完善的时候,肯定会实现不同组织下的设备之间的相互调用,这时候就需要考虑不同组织下的设备的成本问题。如果A公司的设备呼叫B公司的设备b,A公司总是需要向B公司收取一定的费用,这个费用怎么记?如何收取费用?人与人之间的劳务结算是通过货币实现的,物与物之间的劳务(调用功能)也需要通过一种被设备识别的货币(容易电子记录)结算来实现。由于涉及到不同企业之间的结算,设备的记账需要以一种不易被篡改的认可方式实现。参照人类发展史,未来的物体世界(一个可以相互交流的自主物体的虚拟世界)也需要类似货币的功能。那么这个功能的早期技术原型就是区块链技术。区块链技术最近很火,这样的信息很容易搜索到,但是区块链技术的瓶颈是高功耗和稀缺性。但是,在未来的物联网世界中,需要方便的记录对象之间相互服务的信息,并保证信息不被篡改,但并不要求稀缺性(稀缺性的目的是保证不不贬值,这个目的可以通过权威机构来确认)。比如黄金早期因为其稀缺性和保值功能成为货币,但后来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早期美元与黄金挂钩,美联储的权威后期用到了。区块链时代的数字货币是否也需要经历先利用稀缺性再依赖权威的过程?但是,未来区块链技术可能会连接到物,物也是一个虚拟的主体。虚拟世界电子货币技术之一。区块链技术仍处于非常早期的阶段。我一直看好区块链在物联网领域的应用,但我也坚信区块链技术还处于非常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像2000年的互联网,虽然很火,但是技术处于早期阶段,容易出现泡沫。直到2010年,互联网行业才非常成熟。因此,区块链技术的真正应用,要大规模落地,还需要很长的时间。就像互联网一样,区块链技术有一个完善的过程。如果它能成为一个电子货币发行者,它的价值是巨大的。电子货币发行者一定是垄断的(只有少数会生存),现在参与区块链技术的公司太多了。很少。如何参与区块链领域?有以下建议:如果有一定信用背书的机构,(有政府金融背景,互联网平台企业背书,或者有大量接入设备的机构)可以尝试发行Token。做成了就是一个巨型企业,做不成,但是有一定的规模,可以兼并收购。如果没有信用背书,可以尝试服务于Token发行机构。比如一些矿机公司(为比特币服务),比特大陆、嘉楠耘智提供矿机芯片(为矿机公司服务),今年都取得了很好的回报。一个成功的区块链应用需要依托区块链技术构建应用生态。我对区块链未来的发展持乐观态度,但对参与区块链的企业前景感到担忧。区块链仍处于早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