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下午,一条消息刷爆了我的朋友圈。内容大致是这样的:百度去哪儿股权换携程股权。交易完成后,携程实际控制去哪儿,百度成为携程第一大股东。很快,这一消息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证实,这成为今年中国互联网行业的第五笔大额交易(前四笔分别为滴滴快的、58赶集网、携程-艺龙、美团-大众点评)。就在半个月前,我还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团点评合并背后——『行业内部整合元年』已至?》,预测行业内部整合大潮的到来。而这场整合在线旅游行业的大并购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前因后果??:烧钱的赛跑永远不会停止。2005年之前,中国在线旅游行业一直由携程和艺龙这两家最大的OTA公司主导。片。2005年,以媒体形式出现的去哪儿开始崭露头角。去哪儿通过搜索平台迅速聚集了大量OTA和线下经销商。这种“短平快”的思路让去哪儿在流量上迅速超越艺龙,仅次于深耕市场十余年的携程。另一个转折发生在2011年,当时百度宣布以3亿美元收购去哪儿。此后,借助流量优势,去哪儿发展更加迅猛。连续几个季度超过100%的增长令整个行业汗颜,甚至在部分市场超越携程成为行业龙头。去哪儿IPO招股书图2013年,去哪儿IPO。从那以后,在线旅游行业陷入了一年多的混战。车票、休闲旅游、用车等细分领域相继被发现。途牛和同程入局,再加上携程和艺龙,五家公司开始较量。整体优势依旧的携程选择用资本来解决问题。2014年4月,携程向同程投资2亿美元;同日入股途牛,增资。2015年4月,以4亿美元成为艺龙第一大股东。携程在逐步收购昔日竞争对手的同时,已经整合了在线旅游行业的半壁江山。《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相遇、微笑、恩怨、仇恨,去哪儿发展迅猛,携程整合资源。两家公司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一场大战看似一触即发,但光鲜亮丽的背后,两家公司各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就去哪儿而言,虽然其收入连续几个季度增长超过100%,但成本却损失了300%的增长。长期亏损超过收入,在外界看来是个笑话,但对去哪儿来说却成了常态。同时,虽然营收突飞猛进,但截至今年二季度,8.8亿元的营收仅为携程的三分之一,超越携程逐渐变得遥不可及。即便是去哪儿的控股股东百度,这家连年亏损的公司也成了烫手山芋——不仅是注资,还有长期免费流量。在百度与去??哪儿的投资协议中,明确规定百度每年传输20亿次以上的流量,百度本可以将其转化为真金白银。更何况,百度正在把糯米作为O2O领域的突破口,自然无暇顾及去哪里。对于携程而言,虽然依靠雄厚的资本维持行业领先地位,但也无法如愿以偿。在2014Q4和2015Q1两个财季,持续盈利的携程甚至出现数亿元的巨亏。更何况携程离行业整合只差一步,现在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今年5月,携程向去哪儿发出合并要约,但去哪儿直到6月才宣布拒绝。去哪儿之所以选择拒绝被收购,一方面是对独立发展仍有希望,另一方面是控股股东百度的态度起到决定性作用。或许是今年国庆后美团点评的合并,才真正让百度让两家公司化干戈为玉帛。网上流传着一个笑话:滴滴快的合并,百度投资的Uber成了老二;携程与艺龙联手,百度投资的去哪儿成为老二;成为第二个孩子;美团点评合并,百度糯米成为老二;优酷土豆合并,百度投资的爱奇艺成为老二……看似幽默的调侃直指百度是BAT的一员,却被逐渐抛在后面的尴尬现实。在这种情况下,为联盟做贡献就成了百度最好的选择。一方面,摆脱去哪儿的亏损包袱提振了百度的财报;另一方面,成为携程的第一大股东,让百度真正拥有了一家整合行业资源的公司。两人的较量重新取得了胜利。百度和携程一拍即合,去哪儿没有太多商量的余地。45%换25%,溢价30%多一点的协议中规中矩,三人于26日晚宣布结婚。百度和携程合演了一出好戏:《爸爸去哪儿》。《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行业从那以后就是一盘棋?26日晚间,两家公司的内部信件陆续外泄,从行文风格上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联想到今年6月庄辰超的另一封拒绝携程的内部信,吹嘘自己已经成为在线旅游行业的领头羊,我们不难看出他的失望。这两天,“庄臣赛超”的传闻不胫而走,真假难辨。另一方面,携程的梁建章志在必得。这让我们想起了携程的大股东Priceline。历经十余年,携程终于像Priceline一样建立了自己的产业矩阵。股价随之上涨,如果能建立旅游产业生态,200亿、300亿美元或许大有可为!值得注意的是,两家公司的内部信件都强调了去哪儿的自主发展计划。在这种情况下,两家公司并没有合二为一,但“玩默契”或许是最有可能的结果。而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行业的价格战将告一段落。***我想说的是这个资本运作案的其他当事人。最大的输家无疑是淘宝旅行转型而来的阿里趣。虽然背靠大平台,本来就有良机,但面对携程的纵横联盟,已经难以招架。虽然未来仍会保持一定的市场份额,但市场难以翻身。至于同程和途牛,作为各自细分领域的龙头和整个旅游行业的竞争对手,彼此之间以及与携程的关系此时也变得十分微妙。一方面,百度携程和腾讯分别控制两家公司一定数量的股份;就是万达和京东。如此混乱复杂的关系,在整个互联网行业极为罕见。未来的OTA行业,这种微妙的资本关系所创造的平衡能持续多久?就算没有疯狂的价格战,《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还是好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