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发改委2020年4月20日明确“新基建”范围,迎来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七大领域在重要的发展窗口。工信部赛迪智库在《“新基建”发展白皮书》预测,“新基建”七大领域直接投资将超过10万亿元,拉动投资超过17万亿元。数据中心的开工是7大领域预测周期中最早的。白皮书显示,到2022年,中国将新增220万个机架。按照单机柜成本70万/机柜计算,预计新增投资1.5万亿元;大数据中心驱动的基础设施将带动云计算、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预计2022年将带动相关投资超3.5万亿元。无独有偶,据SynergyResearch统计,超大规模运营商创下新纪录在2019年第四季度的资本支出中,超过320亿美元,其中大量支出和战略花费在数据中心上。前五名分别是亚马逊、谷歌、微软、Facebook和苹果。其中,亚马逊、微软和谷歌都有云计算业务。Synergy的分析师认为,在全球范围内,数据中心特定的资本支出在2019年增长了11%,此举反映出超大规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运营持续强劲。另一个数据更能说明数据中心在资本市场的火爆程度。根据SynergyResearch的一份新报告,2020年前四个月的数据中心并购交易数量超过了2019年的总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DigitalReality以84亿美元收购Interxion,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数据中心交易。近年来,数据中心并购交易一直保持高增长态势。2019年,数据中心并购交易数量超过100起。今年迄今已有28起收购,总价值近750亿美元。难怪Synergy将2020年称为数据中心并购活动的“丰收年”,云巨头将继续增加对容量的需求。目前,全球云巨头在数据中心方面的数据中心规模都非常可观,而且还在不断增长。截至目前,亚马逊AWS在全球拥有23个区域和69个可用区;MicrosoftAzure在全球共有58个区域;阿里云在全球拥有21个地域和60个可用区;Google在全球范围内拥有21个区域和64个可用性区域。(Region,一个region包含一组数据中心;availabilityzoneAZs指一个数据中心),为什么MicrosoftAzure的region数量最多?这与微软数据中心的地理位置和命名有关,因为每个区域都是SingleAZ,而AWS、阿里云、GCP每个区域都有多个AZ。不难看出,在数据中心的覆盖面积上,几家云计算巨头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区域数据中心数量的差异。例如,从区域来看,阿里云的云数据中心投资主要集中在亚太和中国市场。在AWS、微软和谷歌中,只有AWS在中国拥有云数据中心。因此,在云数据中心的投资方面,区域覆盖率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也可以用来评估云提供商的基本素质,以及当前和未来的投资重点。最近,AWS在非洲开设了第一个区域,包括三个可用区。到目前为止,只有AWS和微软在非洲建立了Region。这无疑将加速云在非洲市场的更广泛采用。阿里云近日表示,未来三年将在云基础设施上投入2000亿元,目标是建设云数据中心。这既是其云服务进一步升级的体现,也是未来推动“新基建”发展的回应。对数据中心的持续投资是云提供商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资本。一个区域内的多可用区设计和基础设施布局可以为其客户提供冗余和性能保证,以及用户使用和定价的灵活性。云计算市场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新基建”对云计算来说意味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而拥有更广的数据中心覆盖范围,将更有利于吸引用户将数字资产和核心应用迁移到数据中心。要实现这一点,云提供商必须投资建设更多的区域和可用区,以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