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IDC5月20日报道,《通信信息诈骗案??件数量爆发,检测率低到不好意思说大概不会超过3个百分点。”中部某省刑侦总队重案支队负责人说。《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国通信信息诈骗犯罪活动愈演愈烈,案件数量急剧增加,2015年以来,部分地区此类犯罪发生率呈“爆发式”,相关工作陷入“防不住、防不住、越多越多”的尴尬境地。通信信息诈骗泛滥,除了诈骗手段不断创新、隐蔽性强外,运营商的不作为更是罪魁祸首,发生率再次“爆”真实数据远大于统计据了解2008年以来,我国通信诈骗案件数量年均保持20%至30%的增长速度,2014年以来,随着电信网络的严厉打击,在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2014年全国通信信息诈骗犯罪案件仍超过50万起,比2013年多出约20万起。长期关注此类犯罪的全国人大代表陈伟才表示,2014年我国通信诈骗案件50万多起,受害人损失107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67%和7%。湖南省2014年此类诈骗犯罪案件4600多起涉案金额1.4亿元,分别比2013年增长39%和27%。广东省2014年共受理此类案件5.44万件,同比增长24%。今年以来,部分地区此类犯罪案件再次呈爆发式增长。据上海市公安局数据,2015年1月1日至2月25日,上海共接到报案444起,同比增长76%。其中,办结案件419件,同比增长89%;涉案金额超过7000万元,同比增长1260%。一位基层公安民警向记者坦言,此类犯罪的实际数量可能远大于现有统计数字。一方面,许多受害人没有报案,因为损失不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基层公安机关受理案件侦查手段有限,部分基层民警陷入“小案不愿办,大案办不了”的困境。案件受理、立案数据背后隐藏着大量案件数据。造假手段不断升级,“毁一株庄稼,长出一株庄稼”。目前的通信信息诈骗速度极快,隐蔽性极强。一些不法分子不再局限于使用“安全账户”等敏感词,而是使用“基金”、“公平比较”、“银行卡升级”、“收到资金拨款后验证”等新词进行诈骗信托往往是刚被公安部门识破的骗局,新的骗局又开始“走江湖”。家住长沙市芙蓉区的陈先生近日收到一条署名“学校传播部”,“家长您好,您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不错,老师总结了学生的成绩信息,请安装查看签名,网站……”电话联系后,老师告诉陈老师学校并没有给家长发过类似的短信,“如果不是我及时联系确认,我肯定会点击短信中的链接。”陈先生立即向公安机关报了警。硅5月中旬以来,长沙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先后接到30余名市民的来电咨询,反映收到此类诈骗短信。长沙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表示,骗子利用家长对孩子在校学习的担忧,诱骗他们点击短信所附的网站链接。一旦家长不慎点击,就会在手机中植入“木马”程序,导致个人信息泄露,手机绑定网银或支付宝资金被盗。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二支队支队长薛勇表示,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不少骗子将目光投向了手机客户端,冒充“积分兑换””和“异常银行账户”等形式。手机木马程序层出不穷。在广东电白、湖南双峰、福建安溪、广西宾阳等地,逐渐形成了地域特色浓厚、专业化程度高的犯罪集团。例如,广西宾阳县诈骗团伙主要以“QQ诈骗”为主。2012年以来,宾阳县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将打击QQ诈骗列为重点工作,但当地犯罪团伙却如割韭菜,“杀一茬又种一茬”。此外,诈骗电话的窝点、网络诈骗平台的窝点、地下钱庄的窝点往往隐藏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境外诈骗团伙的窝点已经从东南亚国家扩展到非洲和美洲。运营商不作为,声称成本高,“不愿投钱”。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表示,运营商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大部分安全漏洞,但这些问题并未得到重视。在一定程度上,运营商的不作为为诈骗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近年来,我国90%以上的通信信息诈骗案??件都是通过更改电话号码实施的。不少诈骗团伙租用海外服务器,在服务器上接入网络改号软件,以此模拟国家机关来电,骗取民众信任,给受害人造成严重损失。2014年3月,郑州某公司财务经理张女士冒充上海市公安局人员遭遇境外电话改号诈骗,将个人及公司资金共计3866万元转移至该企业。-两次称为“安全帐户”。该案团伙随后将两个账户的赃款均分到中国大陆17家银行的7张银行卡中,并聘请5名取款团伙在台湾取现20小时。事后查明,张女士于当日13时50分开始汇款,台方犯罪嫌疑人于13时51分开始取款。相比之下,如果公安机关要冻结被害人的汇款账户,办理相关手续需要几天甚至一周的时间。此时,受害人的账户资金已经被剥夺。福建省泉州市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大队长陈宗庆介绍,根据相关规定,境外拨打国内电话需经过国际网关处。该环节有严格的筛选、过滤等监管程序,收费高昂。但不法分子往往勾结国内部分互联网公司人员,通过国内外服务器链接直接进入国内服务器,通过中继网关进行数据转换,进而进入三大运营商的通信网络,从而绕过“三月”。国际门户局。诺防线”。通过“换号软件”进行诈骗,最终还是离不开国内运营商渠道。福州、泉州等地公安机关负责人和民警认为,运营商对通信安全重视不够此类犯罪行为背后暴露出的漏洞,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应对,运营商负责人经常表示,“这是行业规则的问题,公司无法改变。”监管成本太高,他们不愿意投入这笔钱。”有的干脆表示,“监管这种电话是不可能的。”多地警方一致认为,由于运营商拦截不力,VoIP可以虚拟化任意号码的通话仍然无人监管,此外,近年来通信运营商推出了很多新业务,但这些新业务很多都没有严格管控,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2014年,在内蒙古包头警方办理的一起案件中,民警找到了作案时用于登记“小灵通”号码的身份证号码,发现登记的“小灵通”号码有几十个并与身份证信息绑定。但铁通称,无法提供办理该业务的营业员的具体信息,也无法提供注册人的详细信息,致使案件无法继续调查。更为严重的是,一些运营商目前正在使用IMS技术体系(IPMultimediaSubsystemTechnology)。陈宗庆说:“公安机关通过网关查询涉案电话信息的访问端口,进而发现嫌疑人信息,是公安机关的重要侦查手段。但IMS系统技术目前已经实现了无网关“无法访问,无法查询通信信息的始发者。今年以来,泉州地区通信信息诈骗团伙利用该技术系统作案,增加了破案难度。”福建省公安厅刑侦大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通信行业的发展始终遵循‘先主动开发应用,后被动辅监管’的路径。”为了抢占市场,运营商往往在缺乏配套安全监管措施的情况下,上线相关技术系统,“大事再监管”的心态在运营商中较为普遍。多个部门协调不力,赃款被带走。王铁峰大队长等公安部门负责人表示,打击和防范通信信息诈骗犯罪,离不开通信运营商和各大银行的支持。但在此过程中,由于公安机关、经营者、银行之间缺乏健全规范的合作机制和具体流程,给打击此类犯罪活动带来了诸多困扰。包头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大队长康体军介绍:“通信信息诈骗案??件比较复杂,办案民警掌握大量线索和初步证据,接线员技术人员专业。”两人需要沟通。”不过,一些基层民警表示,在与通信运营商的沟通中,经常会遇到“地方政策”,办案民警也经常被告知:“只接待技侦部门,不接待刑侦部门”。支队队长韩来峰说:“技侦部门只部署在地市级以上公安部门,还有很多县区级干警外出办案。调查警察。”韩来峰说,2014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打击通信信息诈骗犯罪后,派专人将汇总的涉案账号带到北京和各大银行总行核查。但银行负责相关工作的人员案例很少,但业务量巨大,很多地方最快一周回复,有的需要半个月,部门只能交涉省级以下单位,基层很多困难没办法解决。招行华东监管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银保监会和央行没有一套具体和明确的操作程序,以防止因通信和信息欺诈而转移被盗资金。多位基层银行员工告诉记者:“由于缺乏国家主管部门的明确证据,很多银行害怕承担经营风险,不敢及时冻结或止付涉及通信信息诈骗案??件的账户,我们通常关注赃款被不法分子抢走,实在是无能为力多地公安机关负责人指出,要从法律思维上规范银行、交通部门相关监管机制缺失需要通过立法手段明确银行、交通部门在维护金融和信息安全方面的义务,产品存在安全隐患或未履行安全监管和源头防范义务,被不法分子用来实施犯罪给群众造成损失,必须追究银行和经营者的责任表并赔偿损失。专家表示,通信行业主管部门的首要任务是承担修订完善通信运营商业务规则的责任。加强对通信运营商的监督管理,依法严惩违法行为,并及时向社会曝光,多方合力规范运营商行为。长期关注通信卷入信息诈骗犯罪的深圳律师马根生认为,如果通信行业主管部门修改完善电话号码变更的相关规定,运营商必须遵守。一旦未能有效拦截境外换号电话,诈骗分子利用合法的通信传输规则进行诈骗,给受害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