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近日发布的《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年第三季度》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1万台,同比增长18.7%。
基础可穿戴设备(不支持第三方应用的可穿戴设备)同比增长6.7%;而智能穿戴设备同比增长0.8%,其中大部分来自4G儿童手表市场的快速发展。
在本季度的市场排名中,小米虽然出货量和市场份额双双下滑,但依然保持了市场第一的位置。
其主打产品小米手环急需新产品来带动下一轮增长。
华为凭借运动手环、B3手环青春版和荣耀手环系列成功跃居第二位。
步步高小才子4G儿童手表本季度开始大规模出货,总出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
奇虎成功将儿童手表SE、5系列产品分别转换为SE二代、6系列,增长势头稳定,排名第四。
乐信大力开展市场促销,并因粉丝经济和渠道大订单需求而有所回升。
手环产品在可穿戴设备市场的表现尤其值得关注。
绝大多数手环产品都是基础型可穿戴设备。
经历2018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手环市场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这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环市场出货量为1万只,同比增长13.4%,是今年以来最快的增速。
随着华为及其子公司荣耀系列手环的推出,手环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消费升级,并呈现以下三大趋势: 消费升级将带动新一轮的平均单价上涨。
2020年,小米手环将顺利切换。
随着第二代产品以及华为B3手环在高端市场的成功,手环市场的平均单价从20美元提升至25美元(不含税)。
2019年,消费升级势头持续,平均单价从年初的25美元提升至目前的30美元(不含税)。
产品升级带动价格上涨。
主流厂商受益于强大的品牌效应,将继续在市场上占据优势,这将对中小手环厂商产生重大影响。
外观设计会对消费者的喜好产生较大的影响。
随着手环产品的逐渐普及以及功能配置的趋同,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更加注重外观设计。
这促使更多厂商在迭代研发中通过曲面屏、彩屏、替换腕带等方式强化时尚元素。
他们在凸显产品和品牌个性的同时,也希望为消费者增添穿着亮点。
支付功能将逐渐出现在日常佩戴的需求中。
尽管目前市场上大量的手环产品主推运动等相关功能,但手环仍被广泛视为日常佩戴产品。
随着无现金支付的普及,以NFC为媒介的支付功能在日常佩戴中的使用量和潜在需求逐渐增加。
此外,NFC技术还让手环在智能办公室、智能社区等网络连接中发挥重要作用。
IDC中国市场分析师潘雪飞认为:“手环市场新一轮消费升级已经开始。
提高产品附加值,如加入时尚元素、连接相关服务、强化日常便利功能等,将推动腕带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
同时,厂商如何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优化用户体验、提高使用粘性也将成为本轮竞争中赢得市场份额的关键点。
”(谢静)来源:人民邮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