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浅析我国智能锁发展现状!普及率低,设计和技术亟待突破

时间:2024-05-22 10:45:08 科技赋能

2019年11月,千家智客“智能产品人机交互可用性实验室”在国内率先推出“智能锁安装流程及交付”等级评估”工作,陆续收到各类智能锁。

锁具公司送来了大量的评估样机。

接下来,千家智客将携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人因与工效重点实验室,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对智能锁进行评测和研究,为企业提供产品改进建议,并向用户推荐合适的产品。

智能锁产品。

首先我们来看看目前中国智能锁市场的发展现状。

从国内市场来看,智能门锁市场目前是一片蓝海,市场潜力巨大。

智能门锁是智能家居的入门级产品。

摄像头、门锁、探测器、报警器组成了较为完善的安防系统,提供了从监控到报警的更安全、更高效的实时安防系统。

智能门锁、报警器、监控、门禁等多种安防产品相互配合,共享数据,形成更加立体、实时的安防系统。

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智能锁可以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安全措施。

4k 摄像机和 4k 监控系统不断发展。

特征识别和视频智能分析在安防系统中的应用,使得安防系统更加及时、安全。

性欲持续改善。

就国内市场而言,中国约有14亿人口、4亿个家庭,其中70%以上家庭平均规模在3人以上。

97%的家庭有从机械锁升级到智能锁的需求。

此外,每年都会增加新的住房。

数量仍将保持较高水平。

然而,智能锁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智能锁在国内市场的渗透率远远落后于海外市场。

目前国内智能锁市场整体渗透率仅为2%,韩国已达到80%。

预计到今年,我国智能锁市场渗透率仅达到19.75%。

虽然与日本、韩国等成熟市场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追赶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国产业链产能不足,仍处于技术迭代期。

近三年来,虽然智能锁面板和锁体整体产量基本能满足需求,但结构性需求缺口严重。

其中面板结构缺口约20%,锁体结构缺口约30%。

,可见产能不足。

受国家加强环保督查等因素影响,近年来,与实际需求相比,电镀烤漆的有效供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结构性短缺。

其中,电镀供应结构性短缺较为严重,达到20%左右,烤漆供应结构性短缺5%左右。

未来,包括金属膜、钢化玻璃、陶瓷等工艺将可能更多地应用于智能锁领域。

近年来,光学指纹头的供应量基本能够满足智能锁市场的需求。

但高端半导体指纹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供应短缺。

半导体指纹智能锁占比将超过光学识别。

其次,一些技术和设计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智能锁以传统执手式为主。

推拉式智能锁无法驱动天钩和地钩,因此不符合中国国情和相关安全需求。

虽然国内消费者喜欢推拉式的款式,但目前还没有大品牌厂商推出推拉式智能锁。

此外,部分智能锁产品应急锁芯防盗性能较差,部分产品锁设计防技术开启性能较差,部分产品使用劣质材料导致防破坏开启性能较差。

许多生物识别解锁方法都存在缺陷:指静脉价格昂贵且渗透率极低;指纹识别是绝对主力,但部分产品受到假指纹的威胁。

不同的皮肤状况、湿度条件,指纹识别认证效果也有所不同。

差异较大,适应性较差,但拒绝率和误识别率仍有提升空间;人脸由于其算法、功耗、场景应用等原因,仍然无法达到%的识别精度,因此适应性较差,功耗较高; iris易用性较差,成本较高。